APP下载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018-01-31涂锦华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

涂锦华

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高中生物的抽象性导致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趣,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關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

一、 启发式教学法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形势下,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

启发式教学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授课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多样的方式来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高中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只学习基本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很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变成死读书。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将生物学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体现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二、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法的原则

1. 独立思考原则

思考能力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教育中还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授课也是“灌输性”和“填鸭性”授课模式,教师一味地讲,学生盲目地听,慢慢的,学生变得依赖老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启发式教学法首先要发挥的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则,比如在学习嫁接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将一棵树的一部分树枝移植到另一棵树上?这个操作叫什么呢?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查阅资料,同时引出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2. 自主学习原则

启发式教学还应该提倡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该是老师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地热爱课堂,喜欢生物课,学生才会主动进行知识学习,而不是在考试和老师的压力下被动接受。比如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学习,总结DNA与RNA之间的异同,通过自主学习来更好的分析DNA与RNA之间的关系,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3. 举一反三原则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该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免疫的概念时,老师可以讲解免疫的概念,引导同学们进行总结:注射过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或者患过天花、麻疹的病人,因为体内有抗体,也可以不再受该疾病的侵扰,这些都是对免疫概念的灵活应用。

三、 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要培养其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和基础。高中时期是对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长远来看,也会对生物学科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辅助工具,将抽象的知识用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在学习细胞内的电解质平衡和物质运输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的呈现物质运输的整个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欲望。

2. 开发实验课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启发式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总结能力。因此,教师不能直接把知识塞给学生,而应该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操作,亲自动手寻求答案。比如: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一课时,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实验温度,并且设置对照组,观察在不同温度下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其对淀粉水解的催化作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淀粉酶的催化过程,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或者在学习生态环境的稳态时,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生态平衡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

3. 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法较为常用的手段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引导和启发。但是问题情境的创立应该有针对性,而不能随意的创设,如果不顾及教学的内容和培养任务,一味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容易让课堂变成“花架子”。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内容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作用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可以先以学生为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小组分析总结出结论。

4. 运用情境模拟,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用更加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细胞分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等,将细胞分裂的过程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清晰地学习知识的表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授课也应该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创设课堂中的和谐气氛。比如,在学习“肽键”时,很多学生容易把“键”字写错,写成“腱”这个同音字,老师可以调侃一下,肽键的键字应该是金字旁,这代表是金子做的,而不要写成牛肉腱子的腱,价钱差着好几倍呢,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陈汉.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郑钥洲.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

[3]郭欣.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4,11.

[4]杨斯然.启发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