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学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31余海红
余海红
摘 要:聾哑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其中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注重情感传达的过程。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只有心灵的沟通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帮助聋哑孩子学到更多知识,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情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内容,通过文章真情实感的流露,刺激聋哑学生的生活感情,尽管聋哑学生的身体存在缺陷,但有关心理的体验依旧是完美,同健全人一样。本文将通过对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路径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为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学
一、 应用想象,激发情感
聋哑学生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对外界的感官仅仅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学生情感思维的调动,用热情和激情温暖学生的内心世界,避免让学生感受到人情冷漠,不利于学生积极心态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对现有文章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文章特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情景再现,促使文章的感情色彩充分表达,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真情的流露,弥补他们与外界纷扰相比无声的缺陷,以便于与正常人沟通的时候,能正确感知对方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聋哑学生情感交流无障碍,使教学趋于正常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本《山中访友》一课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文章中浅层次的访友内容,可能无法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山中访友进行情景再现,把在访友途中所遇、所感、所想充分地体现在画面上,比如想象到将要拜访友人的亲切喜悦之感,从鸟儿的欢声笑语中,便可体现出来。再如对溪水、悬崖和白云的互动问候,实际是对友人的问候。教师也可以应用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时,大家欢悦喜庆的气氛来描述这一刻的情感。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应用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的画面,来刺激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感情世界的丰盈。
二、 融合生活,情感共鸣
对于文章的学习来说毕竟是在课本中,可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使得学生在书本中学习到的感情知识,无法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故而违背了任务教学的实质性目的。采取必要的方法把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融合,促进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世界的健康发展。在文章内容理解问题的设定中,可以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例如:《论语》中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提问学生本句古语是什么意思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当朋友来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感到激动快乐。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来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本质上明白交朋友的快乐,使得学生可以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这样既学习了课文的要点又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何乐而不为。诸如此类的启发性研究还有很多,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相贴切的实例中感受到真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它来源于生活也必将用于生活。充分的发挥出文章的情感魅力,使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遨游。此外对聋哑学生良好的情感教育就是对祖国未来发展的保障,对社会的负责。
三、 培养认知,深化体验
情感体现越浓厚的文章,越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如何才能把握好学生情感体验能力,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当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时,可以生动形象地引领学生联系文章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充分的情感共鸣。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课本中《最后一课》时,可以加深学生在文章中出现的“悲”、“恨”等情感词语,让学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前提下,简单了解作者是在什么环境下写出的文章,只有通过对情感的逐步加深,才能切身体会到在当时背景下的所有情感,透过文章中包含的所有的情感,感受一下当时情境下亡国带来的悲痛,感受文章中法兰西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情产生的巨大的憎恨,感受对国家处于破裂之时带来的伤痛以及对国家的爱国情感。只有让学生真实的投入到文章当中,切身的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深化体验时,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领悟更多的情感。课堂教学时,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文章中的情感时,必须要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互动,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一方面紧跟文章思路脉络,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加进来,这对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四、 情感迁移,以情入景
语文教学情感交流的最高境界便是以情入景,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满足聋哑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在对事物的赏析中,也能充分地调用自己的情感。就拿课文所学的《清平乐·春居》来说,其中在文章的学习中,有关学生对古诗意义内涵的把握,这一问题困扰着绝大多数学生,也是教学任务的重点难点所在,如果没有铺垫的,直接提问学生“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了解到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好像学习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学到主要内容,感觉自己能力不够,实则不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们常接触的人物特点,应用到文章的理解中,把抽象情感目标具体化,不再让学生感觉到虚无缥缈,让学生产生自我情感,这样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思想本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分辨能力,达到对情感的应用学习目的。
五、 结束语
少年强,则国家强,即使是聋哑学生,依然是我们祖国的希望。而且语文教育是所有学科教育的基础,有关文章的重点难点把握,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情感应用中,语文沉淀了五千年的历史精华,中华文明的灵魂得以表达,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没有语文的足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聋哑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探究可谓任重道远,还需要广大学者共同的努力,为聋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本文针对聋哑学生语文课堂的相关教学展开的深入探讨,希望为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在今后的聋哑学生语文工作教学中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彦怡.聋哑学生汉语书面语表达问题分析及其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14,(23):158-160.
[2]李晓波.言语过程与聋哑儿童的语言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54-57.
[3]肖李娟.听障初中生写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与健听初中生相比较[D].西南大学,2015,(14):126-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