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木耳液体发酵菌种的制作技术要点

2018-01-31王庆武乔爱丽兰玉菲

食用菌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酵罐罐体黑木耳

王庆武 乔爱丽 兰玉菲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泰安271000)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是我国传统食用菌[1],因营养价值高,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水平稳步提高[2]。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所用菌种为固体菌种,每级菌种代代转接,生产周期长,菌龄不整齐[3],污染率及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发酵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深层培养(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食用菌菌种,其成本低,菌丝生长快,缩短生产周期[4],菌种纯度高、菌龄一致、萌发快,解决了固体菌种扩大生产中难以同步性生长的问题[5],缩短养菌时间,出耳整齐,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6]。因此,黑木耳液体菌种代替传统固体菌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7],并逐步应用到生产中。为此,笔者重点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种制作的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培养基、摇瓶菌种、发酵菌种、菌龄等进行总结,旨在为黑木耳液体发酵菌种的制作提供技术参考。

1 环境条件

发酵菌种生产场所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烟尘,至少300 m之内无禽畜场舍、屠宰场、垃圾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生产车间地面应防水、防渗漏、防腐、防滑、易清洗,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和天花板应能防水、防潮、防霉、易清洗;车间入口设置缓冲间,门窗安装防虫纱网。

2 仪器设备

不锈钢发酵罐(包括空气过滤器,与罐体串联为一体)、空气压缩机、配电箱、高压灭菌锅、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摇瓶、光学显微镜、酸度计等。发酵罐的质量应该符合GB 150的规定。

3 液体培养基

①玉米粉40 g∕L,淀粉 30 g∕L,牛肉膏3 g∕L,酵母膏 3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 1 g∕L,维生素B15 mg∕L,花生油 0.5 mL∕L,pH 6.0~6.5。②玉米粉30 g∕L,淀粉40 g∕L,麸皮(煮汁)2 g∕L,酵母膏4 g∕L,磷酸二氢钾3 g∕L,硫酸镁1.5 g∕L,花生油0.5 mL∕L,pH 6.0~6.5。

4 摇瓶菌种制作

4.1 摇瓶培养基制作

液体培养基任选其一,玉米粉、淀粉先用温水搅拌均匀,混合均匀,装入摇瓶中,装液量为摇瓶容量的60%~70%,聚丙烯薄膜封口。高压蒸汽灭菌,121℃、0.11 MPa灭菌40 min,待压力自然回零后开锅取瓶。

4.2 接种培养

灭菌后摇瓶培养基冷却至30℃以下,无菌条件下,挑取5~6块1~4 mm2经活化的母种块放入摇瓶内,封口,避光静置24 h后置于恒温摇床上,温度24~28℃、转速140~160 r∕min,培养7~8 d。

4.3 摇瓶菌种标准

培养液澄清透明不浑浊,无杂菌、无异味;菌丝球(或菌丝片段)均匀悬浮于液体中不分层,直径不大于2 mm。

5 液体发酵菌种制作

5.1 灭菌与装罐

臭氧机臭氧环境灭菌40 min,待臭氧耗尽后即可操作。液体培养基任选其一,培养液无结块,打开罐盖,装入发酵罐内,加清水定容,装液量为发酵罐容量的70%~80%。通入空气搅拌1~2 min,混合均匀,密封盖口。

5.2 灭菌

发酵罐加热层通入冷水,水位低于排水口20 cm,关闭进、排水阀门;高压蒸汽灭菌,待压力达到0.05 MPa时缓慢打开排气阀降压至0,关闭排气阀,再次升压至0.11 MPa,同时打开空气过滤系统蒸汽灭菌50 min。

5.3 冷却

灭菌结束,缓慢打开空气过滤系统排水阀门和加热层进水阀,加热层立即通入冷水降温,同时缓慢打开罐体排气阀降压。待发酵罐内压力接近0时打开空气压缩机,经空气过滤系统向罐体内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液,调整罐体排气阀,维持罐压正压。发酵罐内培养液温度降至30℃以下时,关闭进水阀门,调节排气阀,维持罐压0.04~0.05 MPa。

5.4 接种

关闭罐体进气阀门和空气压缩机,调节罐体排气阀,将罐压降至0,无菌条件下(接种口用75%酒精擦拭,并用95%酒精灼烧,火焰圈套在接种口上)快速将摇瓶上的胶管插在接种口上,撤掉火焰圈,打开接种口阀门,接入已经确认无任何污染的摇瓶菌种,接种量1%~2%,关闭接种口。

5.5 培养

继续通入无菌空气,调节罐体排气阀,维持罐压0.01~0.03 MPa,培养温度24~28℃,培养8~10 d。

5.6 质量检测

接种后每间隔2 d,无菌条件下由取样口取样50 mL,接种于GB 4789.28规定的试管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上,置于30℃恒温培养1~2 d,检测有无杂菌侵染,确定继续还是终止培养;取样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形态特点,若发现异常菌丝体则生长不良,终止培养;取样测定菌液酸碱度,判断菌液的优劣;也可鼻嗅罐体排气阀排出的气体味道,无异味,有培养基料香味及黑木耳特殊的味道可继续培养,有酸臭味终止培养。四种检测方法结合检测效果最佳。

5.7 发酵菌种标准

培养液澄清透明不浑浊、稍黏稠,无杂菌、无异味;菌丝球(或菌丝片段)均匀悬浮于液体中不分层,直径不大于3.5 mm。

6 菌种贮存

环境温度低于20℃,摇瓶菌种可存放3~5 d;发酵罐内发酵菌种,持续通无菌空气,保持罐压0.01~0.03 MPa,可存放2 d左右。

猜你喜欢

发酵罐罐体黑木耳
餐厨废水和固渣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发酵罐不锈钢换热盘管泄漏失效分析
一种医用塑料桶注塑成型装置
德江黑木耳
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的3104铝质罐体再拉伸工艺优化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分析啤酒发酵罐构型对温度和流动的影响
30L发酵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高密度芽孢的研究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基于ANSYS的LNG储罐罐体温度场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