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8-01-31李红伟钱晓红
李红伟,钱晓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出现,我国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疾病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开始退化衰竭,青光眼是老年人眼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1]。青光眼表现为眼压不断进行性升高,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实力下降最终走向失明,一旦造成失明就无法恢复[2]。青光眼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打击大,很多患有青光眼的病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青光眼出现焦躁、抑郁、绝望的心理。因此,提高青光眼患者对于青光眼的认识、接受度至关重要,有效的认知指导护理能够建立患者生活的信心,找到患者生活价值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将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按照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7例,年龄45岁-82岁,平均年龄(61.53±3.64)岁,开角型青光眼30例,闭角型青光眼2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8例,高中学历者19例,专科及以上学历者3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31岁-75岁,平均年龄(57.82±4.14)岁,开角型青光眼32例,闭角型青光眼18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4例,高中学历者22例,专科及以上学历者4例。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基本的护理方法,即通过医护人员口头讲解宣传。观察组在基本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教育,包括青光眼疾病科普、患者心理开导、患者自我护理指导。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青光眼科普,使其明白青光眼产生的原因、发病的症状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医护人员通过视频和眼部模型进行讲解,力求患者和家属能够直观的明白青光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使用护理后对青光眼的接受程度、认识程度,对比患者护理心理焦躁程度和抑郁程度,对比患者遵医程度。接受程度、认识程度和遵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小于60分为差,60-80分为良,大于80分为优[3]。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根据SAS和SDS标准,指数大于20表示存在焦躁和抑郁[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统计分析,对照组50例中接受度优有5例,良有32例,差有13例,接受度为74%;认识度优有16例,良有22例,差有12例,认识率为76%;遵医行为优有14例,良有17例,差有19例,遵医行为达到62%;护理前SAS平均为(68.23±3.58)分,SDS平均为(70.53±2.78)分,护理后SAS平均为(38.56.±2.88)分,SDS平均为(39.74±4.11)分。观察组50例中接受度优有10例,良有34例,差有6例,接受度为88%;认识度优有18例,良有25例,差有7例,认识率为86%;遵医行为优有16例,良有27例,差有7例,遵医行为达到86%;护理前SAS平均为(67.98.23±4.18)分,SDS平均为(70.44±2.67)分,护理后SAS平均为(22.78±5.28)分SDS平均为(21.95±4.29)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青光眼患者的视力呈不断渐进性的减退直至失明,这使得青光眼患者会产生焦躁和抑郁的情绪,患者失去生活目标,变得绝望消沉。此时,如果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接受自身疾病,积极采取护理治疗,明白青光眼是终身疾病,要时刻注意眼压变化,主动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5]。
本院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措施后对于青光眼的接受度和认识度,心理状态以及遵医行为。发现两组患者对于青光眼都有一定的认知和接受,但观察组接受度和认知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焦躁和抑郁的心情得到缓解,但观察组效果显著,SAS和SDS指数以及接近正常值。采用疾病认知护理的观察组遵医行为要好于对照组。
总而言之,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于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影响显著,能够提高青光眼治愈,建立患者信心使其找到新的价值,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