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8-01-31马尹梅谢亚利
马尹梅,谢亚利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陕西 宝鸡 721400)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的高发病,其主要症状为呕吐与腹泻,具有较多的致病因素,多采用输液等药物治疗[1]。其可能引发患儿出现发育障碍或营养不良等事件,进而影响其身心发育[2]。研究特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3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该病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3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50例。A组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范围是8个月-9岁,平均(3.14±0.25)岁。B组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范围是6个月-10岁,平均(3.84±0.69)岁。对比以上数据,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用药监督、环境护理与应急护理等。A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一,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师、助理护士、护士与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评估患儿入院时的病情,参照临床路径表单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根据路径程序评估执行情况,并记录护理偏差,改进护理方案。二,方案实施:(一)症状观察:每日定时记录患儿的大便性状、气味、时间、次数与量,并记录排尿量。观察患儿的面色、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等情况,评估其有无脱水症状。检查患儿有无低血钙、低血钾与酸中毒等情况,做好体温监测,若轻微发热应多饮水,并减少衣物,擦开汗液。(二)补液护理:为脱水患儿行补液护理,补液速度应由快变慢,补液顺序为先盐后糖,若患儿多尿,则补钾,患儿惊厥则补钙。若其轻中度脱水,不伴有或轻微呕吐,则多次少量服用ORS补液盐。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调整治疗方案,纠正其脱水症状。(三)饮食护理:<1岁患儿继续行母乳喂养,并少量加辅食,>1岁患儿可进食面条、肉末与粥等易消化类食物。(四)肛周护理:勤换尿布,使用温水洗浴肛周,确保肛周干燥,擦拭护臀膏保护肛周皮肤。(五)健康教育:告知家属勤洗手,保证饮食卫生清洁,可适度带患儿进行室外活动,提高其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止泻时间与退热时间等护理指标;利用自制评价表评估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性、操作规范性等,满分为100分,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护理指标
A组的住院时间为(5.11±0.36)d,B组为(7.94±0.31)d,对比有差异(t=72.957,P=0.000);A组的住院费用为(1634.11±24.16)元,B组为(2412.22±28.39)元;对比差异明显(t=255.639,P=0.000);A组的止泻时间为(2.01±0.49)d,B组为(3.57±0.69)d,对比差异明显(t=22.576,P=0.000);A组的退热时间为(1.21±0.62)d,B组为(2.81±0.73)d,对比差异显著(t=20.460,P=0.000)。
2.2 对比护理满意度
A组中,满意102例(68.00%),较满意40例(26.67%),不满意8例(5.33%),家属满意度为94.67%(142/150),B组分别为92例(61.33%),32例(21.33%)和26例(17.33%),家属满意度为82.67%(124/150),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8,P=0.001)。
3 讨 论
小儿腹泻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病原体与致病原因较多,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后果[3]。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其护理目标,并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及时改进护理措施,将症状观察、补液护理、饮食护理与肛周护理等提前列入到护理方案中,再以阶段性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标准,评估护理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实现护理干预的动态性[4]。其强调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度,具备护理患儿的能力[5]。结果为:A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B组;家属满意度高于B组(P<0.05)。与王紫荆[6]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