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18-01-30董欢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主要策略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董欢

摘 要: 小学音乐教学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艺术学科,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孩子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之目的。目前,音乐教学存在低效、乏味之现象。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有效课堂构建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主要策略;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就小学音乐的教学指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通过自由的、有趣的音乐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音乐的好奇心和愿望,培养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乐理技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模式要灵活多样,不要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营造充满音乐美的课堂意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以达到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自信的演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才能。

一、 营造教学情境,激发音乐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乐之者。”这句古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得以了印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通过营造愉悦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优美的音乐或动听的歌曲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快速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用直观的感知触发心灵深处的理性情感,体味音乐美的愉悦,情操受到的陶冶,从而萌发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在课堂教学的集体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群体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春天的歌”的《小春笋》时,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用多媒体播放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和一幅野外春天的景象:一群孩子脱去了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的来到旷野,看到春燕归来,满目绿柳红花,听到小鸟歌唱,春风拂面,细雨连绵,到处呈现一派生机会和活力。歌曲中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来临的愿望和画面相辅相成,自然勾起学生们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轻吟《渴望春天》,感悟春天的美好,教师在旋律中慢慢地切换画面,一片片竹林映入孩子们的眼帘,随着阵阵春风拂过,竹儿乐的笑弯了腰,一个个竹笋从土里钻了出来,也为春天增添了一抹春色,随着乐曲的结束,教师随机感慨,同学们,春天如此美好,不只你们喜欢美丽的春天,就连竹林泥土下面的竹笋也耐不住要出来欣赏春光,就让我们为竹笋出来点缀春色唱一首歌吧!“小竹笋”随乐而起,教师领唱学习教材《小竹笋》,在分角色、分组反复学唱,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激励,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带给我们美丽和力量,你们就是春天里的花朵,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和希望,真心期望你们在明媚的春天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成为祖国的栋梁。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能在热情四溢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在浓厚音樂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 树立榜样作用,促进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中不乏天资聪颖、赋有音乐天分的人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小歌唱家”,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天然资源,让他们在学生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带动学生由被动的学习逐渐变为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让这些“小歌唱家”为学生们领唱,以激起学生们的学唱激情,消除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不敢唱、懒于唱的念头,教师从中适当的点拨、引导,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飞翔的翅膀》中《飞吧,飞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班级的“小歌手”们准备用优美的《沂蒙山小调》带领学生走进音乐课堂,教师通过学生对《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句含义的理解导入新课,组织“小歌手”进行女声独唱《鸽子》和男女生重唱《快乐阳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播放童声合唱《飞吧,飞吧》,引导学生对比、感悟三首歌曲有什么不同,再集体朗读歌词,随音乐伴奏学唱歌曲《飞吧,飞吧》,学生们在“小歌手”的带动下,学习热情高涨,既能全身心的投入学唱,又能有效地理解教材的教育意义。最后教师就音乐的教育思想主题进行点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德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只有在小时候倍加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不会后悔一生。

这种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可以把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在学习中感悟音乐的情趣,在音乐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 采用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互动

合作学习,是目前倡导并普遍推行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增强课堂互动,助力音乐教学更有效。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作全面的了解,对于表现积极向上的学生要适时的进行赞赏鼓励,对于腼腆不善于主动参与的学生及时给以引导和激励,对于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要重点深入了解,分析原因,解除心理包袱,排除心理障碍,给予他们肯定,安排优秀学生进行“兵教兵”,实现“优帮差”,促使每一个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每学完歌曲之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自由结合成几个小组,特意安排班级的“小歌手”们主动和那些不主动学唱的同学结对子,或进行小组比赛,或上台表演,训练他们敢唱、能唱的勇气,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让他们感受同学们的掌声,得到同学们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在这样友好、热情、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们都能得到音乐美的感染,受到情感的洗礼,增强音乐的信念,树立学好音乐的信心,为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特定教学模式,只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多元化的角度为学生设置各种情境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赞赏、引导、点拨,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音乐课堂教学之树一定会翠绿常青。

参考文献:

[1]陈宽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探析[J].北方音乐,2017(18).

[2]牟丹.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08).

猜你喜欢

主要策略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新时期班级管理艺术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