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群文 乐享阅读

2018-01-30张江锋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课前阅读方法群文阅读

张江锋

摘 要: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课标不仅对学生的阅读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还提出了较高的阅读质量要求。对此,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单篇阅读讲解的方式,借助于“群文”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下有所思有所悟,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方法;课前;课中

所谓的群文阅读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在师生合作下,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来选择一组文章,然后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解决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作为一种近些年新兴的阅读形式,群文阅读不仅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以单篇解读为主的阅读方式,还给予了学生自主权,使学生在议题讨论中掌握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呢?

一、 课前:确定议题,重组课文

相较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是以议题为中心的。由此,在备课环节我们首先要确定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为了提升所选择议题的有效性,我会从议题的特点和性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一) 议题的特点

就议题的特点来说,由于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现有的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下,选择符合学生语文阅读实际的议题。对于知识储备不足和思考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我在选择议题的时候,一般会从生活入手选择,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我向学生提出了“快乐假期”“精彩的比赛”等议题,使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讨论。

所选择的议题除了具备生活性之外,还要具备讨论性。因为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中心的。倘若教师所选择的议题毫无讨论价值可言,学生在面对议题的时候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这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将毫无差异。以《女娲补天》这一阅读内容教学为例,在课前我选择了“创世神话”这一议题,并围绕该议题为学生提供了中外四篇不同的与创世神话有关的文章,并附加了一篇关于宇宙的科普文。这五篇文章从神话和学科的角度揭示了世界的起源,而对于世界的起源大部分學生都有探究兴趣,由此学生可以在该议题的引导下提出诸多的问题,如中西创世神话有何异同点,其有何特点等。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有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之中,带领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走进神秘的世界。

(二) 议题的性质

就议题的性质来说,教师可以选择的议题类型多种多样,既可以立足文章内容进行选择,也可以就文本表达方式进行选择,还可以就文本的语言进行选择……我一般会从内容的角度来选择议题。以“送别诗一组”为例,在组织该内容教学的时候,我选取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以及《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等。在生动的送别友人的画面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对这些不同送别场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进而加深学生对所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 课中:阅读探究,展示总结

在备课环节确定了群文阅读议题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多样化的策略将群文阅读落到实处。我在课堂教学环节,一般会从阅读感知、议题探究、展示交流和总结提升这四个环节入手。下面,我着重对前两个环节进行说明,简述后两个环节。

(一) 阅读感知

小学群文阅读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感知、独立思考。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枯燥乏味的。对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阅读氛围。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在组织古诗二首教学之初,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江河流水的画面,在潺潺流水声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大自然的氛围之中,进而在学生阅读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进入课堂阅读教学。

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需要明确本次群文阅读的目标。因为在明确的阅读目标引导下,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群文阅读,避免盲目阅读这一情况的出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而且,在缺乏问题意识的阅读活动参与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阅读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甚至一些语文学困生会出现行为散漫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则会一次性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立足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这一内容阅读为例,我向学生提供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白帝城托孤》等故事,在这些文本阅读中,学生需要探究诸葛亮少年、中年和老年不同时代的性格特点,在其人生经历下探究诸葛亮的智慧有哪些体现。在这样的阅读方式下,学生会实现阅读文本到理解文本的转变。

(二) 议题探究

议题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以文本阅读和议题学习为基础的,学生需要在品味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某一议题的学习规律,实现学生的阅读个性体验。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同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借助多样化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下探究到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在该环节教师所要做到的,是立足文本内容和议题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从文本整体角度进行把握。也就是说,综合所选择的文本内容不给找出其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仍以“送别诗一组”教学为例,我立足所选择的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些送别诗有何特点,诗人们描写送别场面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这些送别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其次,从文本特征或作者表达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文章,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情感。对此,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引导对作者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借此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秋浦歌》为例,在组织该内容教学的时候,我向学生提供了《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君不见》等诗篇,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诗篇阅读中探究到李白的写作风格。

(三) 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作为群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借此加深其阅读感悟。在该环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一般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就议题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学生观点对与错,都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交流,甚至可以就议题问题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在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 总结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就某些问题也是难以理解的。此时,则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学生议题探究、交流讨论之后,就课前所提出的议题问题进行整理、归纳,一方面弥补学生的知识不足,一方面在总结中与学生达成认知上的共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单篇阅读为主的方式,借助群文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在明确的议题引导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提升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成军.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6):181.

[2]危才志.努力践行群文阅读——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浅见[J].亚太教育,2015(07):16.

猜你喜欢

课前阅读方法群文阅读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