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8-01-30林长秀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林长秀

摘 要: 随着新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语文思维能力是学生内化知识和记忆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养。因此,本文以下将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教学培养

语文思维能力对学生身心智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紧张的高考时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当前高中语文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缺乏一致性,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语文知识的创新理念。因此,教师应当及时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 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处于应试教育体制环境下,一些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过于浓厚,通常只是在被动的执行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始终以考试成绩为教学目标,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不统一。其次,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想,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欠缺,最终难以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具有渗透性、广泛性以及交流性的明显特征,渗透性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语文知识问题的想象思考的创新思维能力;广泛性特点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深入挖掘语文知识所蕴含的深层价值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和目标的特点;交流性特点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的深入交流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一) 加强情感教学开启学生语文思维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情感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形式,以情感来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自身情绪,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出饱满热情的学习氛围,向学生传递激昂的乐观情绪,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向学生说道:“普希金面临沙皇的专制,他毫不气馁,他时刻都在渴望大海一样的自由。”作家李乐薇希望可以躲避尘世,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请问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当学生回答自己的学习梦想后,教師要向学生表示肯定的态度,同时顺势导入教材中的主角梦想,然后教师通过激昂的情感,让学生深刻地去思考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进而丰富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 设置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悬念,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一章节时,文章重点是体会作者对北平秋天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表达的内容进行质疑,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提问:“作者文章中叙述了怎样的秋天景色?”“文中的景物都有哪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只用蓝色来表达秋华?并特意从江南到北平饱尝故都的秋?”通过层层关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文中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展开探讨,通过对各种观点的交流融合,来理解文中对故都秋天的赞美情感,进而使学生在质疑与思考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并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秋天伤感、悲凉与眷念的思想情感。

(三) 丰富教学形式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或辩论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深入思考,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教学重点进行调整。比如,在教学《雷雨》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对文中的情感进行分析和探讨,当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文章的深层含义,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雷雨》鲜明复杂的矛盾特点,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去探讨解读文字中的深层含义,使学生通过对社会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思考分析,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本质,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深度和广度。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对学生未来学习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拓展思维,增强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115-116.

[2]彭秋秋.谈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有效性-彭秋秋[J].成功:教育版,2017(7):146-146.

[3]胡海霞.新课改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5.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培养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