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8-01-30张建生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现代学徒制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职机电教学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几条促进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电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机电学生;实践能力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机电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对高学历理论型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机电专业教学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革。由此,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教学是通过校企之间深度合作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环节过少。这种形式的教学直接导致的学生所学知识与职业所用知识的严重脱节,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难以落到实处,更无法应用于实践。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过时也是一大问题,这种现象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同时也耽误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设备过于陈旧落后的现象。利用这种设备教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先进设备的应用。另外,实践教学模式過于落后。目前,许多机电实践教学仍采用以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而缺少了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从而不利于其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 现代学徒制的现实意义

(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用人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对于机电企业来说,其用人标准目前正从高学历、全面发展型人才向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转变。因此,这就对用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就引发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现代学徒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迎合了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记忆的程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记不牢忘得快同时又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的弊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用学过的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所学过的知识,能够在提高知识学习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其职业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当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在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专项能力的培养逐渐过渡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走向社会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 促进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电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一) 校企之间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

在整个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期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当一直保持密切而又深度的合作关系,以此来保证现代学徒制教学能够高质量地顺利进行。对于整个教学的策划与实施,双方都应该持有一定程度的话语权。包括师资力量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的有关设计等等一系列环节。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与沟通,企业能够更充分及时地表达其对于机电职工的职业需求,学校也能够据此进行针对性、侧重地设计和落实符合企业所需的教学内容。

(二)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在学生的初期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校内教学,从而使学生提前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融入学徒制的实践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针对性的侧重点,知道哪些知识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在企业中进行一定的亲身实践。以技术要求反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对企业的需求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在给学生授课时能够更针对性地突出重难点。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着重讲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实用的知识,以此无论是在以后的机电实践或工作中还是在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 建立双重评价机制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以及实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来进行考核与评定。而企业方面的评价就要根据其生产需求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包括日常行为规范、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等等。通过两方的双重评价,最后由一名专业师傅对两份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和评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作出最后的总结。通过这种双重评价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促进了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这种岗位学徒方式的教学模式与双重评价机制的作用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从理论知识向岗位实践中跨越。

(四) 通过情景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徒制教学模式下,通过一定的模型情景设置,能够更好地实现从抽象化为具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在情景设计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投入地进行反复地练习和操作,从而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思维发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操作结束后,相互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交流和总结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形势下,机电企业越来越急需的是具有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机电教学就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革。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对于机电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岗位学徒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职业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青.“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0):161,162.

[2]王晖,刘军辉,梁丰等.“三二分段”下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90-95.

[3]焦峰.“现代学徒制”下的机电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3):128,132.

[4]颜佳.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与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5):370.

[5]江以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电设备维修人才培养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273.

作者简介:

张建生,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