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8-01-30李立锋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体育兴趣中职生体育教学

摘要:体育教育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学校的重视。本文在分析中职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等,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职生的体育兴趣特征与缺乏体育兴趣的现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职生培养体育兴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体育兴趣;体育教学;原因分析;对策

体育兴趣是指学生积极认识与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岁左右,仍然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不仅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以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重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中职生缺乏体育兴趣,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研究分析中职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学校体育教学的提升、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中职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

现在中职生,虽然对体育的认识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变化,但是从刚入学职专一年级的学生体育课中发现,有许多学生缺乏体育的基本认识,对体育教学的目的不理解,不知道上体育课的真正意义,觉得体育没有什么可学的,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偏差所造成的观点认为:上体育课不一定身体就好,不上体育课也不一定会生病,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以致他们不好好上体育课,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甚至还觉得参加体育活动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自身身体素质不好或有过不好的运动史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对自身体质的提高作用不大,造成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同班同学,自信心不高,体育兴趣降低。

(二) 受家庭的溺爱及素质教育落实情况的影响

当今大部分学生受其家长溺爱,从小到大家长就担心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会受伤,为了安全宁愿让孩子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或玩游戏等。长期以来,孩子就养成不良习惯,遇上一点困难就失去信心,缺少自主和自理的能力,娇气和骄慢,意志力不够坚强,参加体育活动不主动没兴趣。有的学生上体育课时怕累、怕脏、怕受伤。一旦出现意外,有的家长不理解且不按照常规处理,使许多学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文化科就行,体育学习成绩好坏一个样。因为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传授这方面的思想,使学生觉得参加体育活动会占用到很多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认真对待,体育教师无法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受初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是分数,使很多家长和教师不同意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的毕业班还把体育课用去上文化课,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中职生体育兴趣的形成。

(三) 在体育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方式上,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职体育在教学方式上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满堂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缺乏新鲜感。从初中到中专不少同学认为体育课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教师没有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复杂的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有的体育老师的教法呆板、枯燥,缺乏创新,学生所学的内容单调、重复。在教学课时上,未能根据体育教学计划学习,随意占用课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不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 教材内容与课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从教材方面上看,中职与初中的体育教材内容有许多重复的内容,突出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和实用性的教學内容不多,缺乏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教学方法陈旧,缺少与时俱进的新方法,从初中生转变为中专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特别是在新授的课的内容上,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生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体育能力产生怀疑,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课的内容长期单一守旧,教学方法较为简单,不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就失去了体育兴趣找不到乐趣。

二、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对策

(一)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发现体育兴趣

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规范。其次,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因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体育兴趣

在传统体育教学的长期影响下,有的体育教师一直把每节体育课分为四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只重视基本部分,过分地强调身体锻炼,对其他部分的培养和教育简单随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失去了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努力创造适合本校的特点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措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通过有新颖性的体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endprint

(三)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体育兴趣

中职时期,相对初中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面广,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1. 分析男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方向

男生的逻辑思维较强,有爱交往、好动、好对抗的特点,一般喜欢动作技术和竞争性强,且锻炼团队意识的集体性的激烈对抗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偏于感性,具有文静的个性特点,虽然也喜爱一些对抗性项目,但大部分是运动量较小的个人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分析男、女生体育兴趣的方向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

2.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中职生活泼,充满生气,好奇心强的性格,可以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竞赛性和游戏性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如长跑项目的教学,很多学生因为存在着厌跑的心理,往往会找一些借口来避免参加练习,抱着应付心理来完成。

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定时跑或分组追逐跑比赛等练习,消除学生的厌跑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增加学习体育的兴趣。把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质量。如在篮球传球方法的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两组在规定的区域内互相传接球,然后安排若干个学生在中间抢、断球,抢断成功后互换角色,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练习。因此,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巩固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多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游戏、练习和比赛中。老师务必加强情感的投入,多采用一些“你能行”“非常好”之类的语言暗示,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积极参与到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在相互理解、公平的前提下,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不但会加深老師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又能进一步地让学生明确体育技术要领,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巩固了学习效果。

总之,中职生体育兴趣的培育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形成,体育教师应针对中职生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祝莅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1990.

[3]曲宗湖,杨文轩.中学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加宝,苏连勇.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立锋,福建省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兴趣中职生体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浅议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略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