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体育教学 引发学生主动锻炼

2018-01-30柳贵容

考试周刊 2017年7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学会自主锻炼、成为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开展小学体育高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体育;有效教学;自主锻炼

体育教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意义。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体育教学的影响,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 有效激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一) 丰富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这样,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小型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较量之中享受运动的魅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全局观和竞争意识。体育教学可以在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之后再进行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教女生学习健美操,教男生学习跆拳道或者太极之类的活动,这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东西,会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宽了体育的学习范围,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单调重复,努力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长跑中,可以先进行一些游戏性的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再采用慢跑、走跑结合等不同的方法,來激发学生学习跑步的兴趣,最后采用同学间的友谊赛的方法完成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学习到跑步的技巧。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使他们心情愉快,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 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以反复的机械训练为主,十分枯燥,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体育游戏是一种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深受师生的欢迎。如在训练学生的跑动速度和反应能力、躲闪能力时,我就开展了“你抓我救”的游戏,即在运动场地上制订一块大的“禁区”(进入“禁区”的学生不能自行跑出来),而没有被抓到的人可设法避开守在“禁区”旁边的追逐者去救“禁区”内的同伴,直到所有被追逐者全被抓住,游戏结束。学生们在你追我赶、斗智斗勇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教学的乐趣。

二、 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不同心理需求

由于个性差别和身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应适当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别教学。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符合自己水平的教学任务,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是一些简单技能的学习,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学习,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同时也希望在学习上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机能、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分别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上都得以提升,从而实现班级整体水平的上升。比如针对男女同学在身体机能上的差别,就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男女两个组进行教学,安排适合他们的运动强度和标准,比如男生投篮需10投5进,而女生只需10投3进。这样的安排就不会因为强大的运动量让女生觉得累,也不会因为运动量较小让男生得不到锻炼,进而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 赏识激励,保障学习动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比刚入学的学生,对教师没有了那种完全的信任和崇拜,初步有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如何有效建立良好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学生认为老师很欣赏自己,自己很有潜力,那么他会更加主动地亲近老师,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更加主动地学好知识。所以当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助解决,使学生增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目标激励

人的内部需要往往是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需要总是会指向一定的目标,符合人们生理需要的目标可以引发、指导和促进人们努力奋斗。体育教师要根据各个教学阶段和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并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努力。如有教师提出某小学高年级男生接力跑课教学目标是打破我校小学高年级组男生100米接力记录。学生们听后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和行动的动力。这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最后在竞赛中大多数的组都能打破了纪录,收到了超出平常的学习效果。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具体的目标给予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心理得到满足,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情态激励

身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比语言更加能够传递感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如眼神鼓励、脸部神情等来给予学生学习上的鼓励。例如,在长跑中,对学生来说是耐力的考验,往往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时教师就要利用一些肢体语言去鼓励学生,温柔的目光和微笑,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进而能让他们超越自己,完成任务。这种通过教师的情态激励,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和巨大的鼓舞作用,让学生对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有更大的信心。

(三) 嘉奖激励

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嘉奖激励的两种方式,如果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往往会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往往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起辅助性作用。总之,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有的从精神激励上考虑,有的从物质奖励上着眼。这些激励方法都具有较稳定的、持久的作用。但具体应用时,必须考虑不同人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并需要掌握适当的度,否则激励方式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或者激励的方式超过学生的实际承受力,就丧失了奖励的功能,甚至适得其反。

四、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喜好和兴趣,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简介:柳贵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试议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小妙招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