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职院校“对口单招”学生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8-01-30孙莉
摘 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生源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势必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例,以对口单招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现状、学生的学习习惯、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入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口单招;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应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高职会计专业课中的基础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都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上述的原因,笔者以本校对口单招班学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切入点,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 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现状
1. 课程的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是我院会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知识体系方面达到熟知相关经济类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规定和税法)和作为未来会计人应该有的职业道德,并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守法意识。
但是,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提倡“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取得一项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而对于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自然是受到特别的重视,该门课程又是三门考证课程之一。
因此,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把通过考证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机械地灌输知识点,组织从业资格考证专门培训辅导课,具有明显的“应试色彩”,偏离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2. 单招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基础紧密结合的一类教育,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两千余所,在校生人数已占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近50%。但近年来,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高职招生降低了入学要求,一大批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进入了高职高专院校。
除了统一招生,近几年还开始实行注册招生和对口单招等多种形式。生源质量下降,学习时,由于接受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相比统招生存在明显差异,有些学生跟不上课堂的教学进程,课后又不愿意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就破罐子破摔,导致课堂讲话、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一定程度的存在。
二、 课程改革的探讨
1. 调整课程设置,遵循教学连贯性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以往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大多开设较早,在对口单招班的教学计划中更是排在了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在学生还没有系统梳理学习基础会计、会计基本技能实操等基础入门课程的时候,开设这门课程明显不太妥当。在没有前导课程的铺垫下,针对单招班的讲授,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掌握理解情况明显不够理想。
建议将单招班的该课程调整到第二或第三学期,在学生形成对会计基本知识的认识后,再细致学习相关法规,着重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2. 运用思维導图,助力学生记忆
由于该课程的特点,法规方面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偏多,而往往单招班的学生却大多不擅长记忆,所以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将每节的知识点讲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外,改变原来的死记硬背,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也值得推广。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近年来,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在世界和中国都被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方面,大大降低了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物质资源。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单招班学生建立概念图、思维树,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结构化思考的能力。
图1 思维导图样张
3.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该课程教学方法以传统讲授为主,以多媒体PPT讲解知识点为主,课后练习为辅。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知识点庞杂、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手段。
其实近年来,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陆续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的使用程度,以我校为例,学校陆续建设了“课件工作室”、“世界大学城”、“蓝墨云班课”、“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教育手段,在教学方式上也从原来的以老师讲授为主逐步调整为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针对单招学生容易走神、偷玩手机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不定时启用“蓝墨云班课”,无论是开课前的两分钟内的手势签到,还是班组活动中的奖励答题速度最快、答题正确率最高学生以经验值,或是启用资源项目拓展课外知识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正大光明地使用手机来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4. 着重评价方式改革,激励学习兴趣
在我校,传统的学期考核办法为:平时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期末一张卷。这一单调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对于对口单招班学生基础差、活泼好动的特点,机械的考试本就不占优势,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无法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从而学期伊始便打退堂鼓。这样的方式更是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
所以,课程改革中很实际的一点就是实行立体化考评,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平常的课堂表现、课堂问题的参与度、准确度与速度、学习态度、作业、课程论文等。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随着2017年初全国各地财政部门相继出台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暂停考试的通知,这门课程在很多院校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没有了考证的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
因此,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了顺应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大力促进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并重”发展,尤其是针对那些学习功底较弱的学生类型,更应该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梦佳.“课证融合”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思考——基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J].才智,2014(35).
[2]覃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15(11):258.
[3]杨娟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构建改革[J].企业导报,2015(24):135.
作者简介:孙莉,江苏省淮安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