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汉语语法点攻克高考英语难点
2018-01-30吴月红
摘 要: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习得英语时,总是借助于自己的母语——汉语进行英语的学习,此时,汉语不仅是英语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且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汉语和英语的共性,充分利用汉语和英语的相同语法点帮助学生攻克高考英语的难点,可助学生高考一臂之力。学生可掌握以下三种技巧策略巧用汉语语法点攻克高考英语难点,首先通过“秀才识字认一半”、熟练运用“名作动”,从而攻克高考英语阅读和完形中的词汇难点;其次是通过技巧“找相同,不出错”,利用汉英句型的相同之处,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句子写作的能力;第三是牢记“动宾”、“介宾”结构,充分利用“定语后置”,攻克从句难点。由此,汉语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支点,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同时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以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语法点;高考;英语;难点
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面临的普遍困难,即缺乏词法和句法意识而影响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个阶段,学生在习得英语时,总是借助于自己的母语——汉语进行英语的学习,此时,汉语不仅是英语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且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汉语和英语的共性,充分利用汉语和英语的相同语法点帮助学生攻克高考英语的难点,可助学生高考一臂之力。
难点一:高考英语阅读和完形中的词汇难点
攻克策略一:“秀才识字认一半”
无论在完形填空中,还是在阅读理解中,学生们总会遇到许多生词,从而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何能够猜测出这些生词的含义在高考中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利用汉语中形声字的认法“秀才识字认一半”来解决这一难题。就汉字的结构来讲,汉语中有形声字,它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其中声旁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例如“抱、袍、雹”这三个字拥有相同的声旁“包”,都含有包裹的意思,如果我们想知道“抱”的含义,则根据它的形旁确定是由手所发出的动作,再根据它的声旁“包”从而得知本词的实际含义“用手包裹”。同样的道理,英语中许多单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词根相当于汉字中的声旁,认识它,就能认识加了词缀之后的词,词缀有一定的意义,并代表其词性,相当于汉字中的形旁,例如名词的后缀有 ment, action, ity, er/or, ism, ology, ness...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加上这些后缀,就意味着相应的名词含义,在2012年英语高考全国I卷完形填空中第50题A. weakness,B. carelessness, C. friendliness , D. coldness.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词汇障碍,启发学生—ness通常是名词后缀,根据汉字中的形声字的认法“秀才认字认一半”,A. weak (adj.虚弱的)—weakness(n.弱点) B. careless(adj.粗心大意的)—carelessness(n.粗心), C. friendly(adj.友好的)—friendliness(n.友爱),D. cold(adj.冷的)—coldness(n.寒冷).选项生词障碍一扫而光,所以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扫除许多生词障碍,从而快速准确选定正确答案。
攻克策略二:熟练运用“名作动”
古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许多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它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口语化,而且可以让记住该名词词义的学生轻松地推断出相应的动词含义,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很多:如在高中课本《寡人之与国》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本为名词,表示“王者”之意,在这里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称王”之意,這种学生在高中阶段耳熟能详的古汉语语法在英语中也同样运用,利用“名作动”的用法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而且在高考阅读中可以扫除生词障碍。例如:
Thumb through any dictionary,and you will see pages of words followed by definition.句中的“thumb”原为名词,意为“拇指”,现活用作动词,意为“用拇指翻书页”,thumb=look through a book or other written material with thumbs turning over pages。
难点二: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句子写作
攻克策略:“找相同,不出错”
许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总是难以写成正确的句子,无法表达正确的意思,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根据汉英两种句型的相同之处,反复训练学生写正确的句型,从而达到完全掌握英文句型的目的。汉语中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共六大句子成分,英语中也同样有这六大句子成分,由此,可根据英语和汉语中相同的句子结构来启发学生掌握英语中正确句子的写法。例如:
1. 主语+谓语(Subject+Vi.)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ve happily in this new environment.
在这个新环境中,师生过得很快乐。
2. 主语+谓语+宾语(Subject+Vt.+Object)
I treasure this chance very much.
我非常珍惜这一机会。
3.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ubject+Vt.+sb.+sth.)
W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根据以上英语和汉语中相同的句子结构来辨别自己所写的句子是否是正确的,是否落掉了句子成分,有所缺失。endprint
难点三:攻克从句难点
攻克策略一:辨别宾语,“动宾”、“介宾”结构常牢记
在讲解英语语法名词性从句中的宾语从句时,学生的困难在于不能准确确定宾语从句,这时可启发学生运用古汉语中介宾结构和动宾结构,告诉学生动词后有从句是宾语从句,介词后有从句也是宾语从句,从而清晰地确定宾语从句,为进一步分析得出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打下基础。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
We havent discussed yet we are going to place our new furnitur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re
在句中We作主语,havent discussed 作谓语动词,它之后的 we are going to place our new furniture.为宾语从句,进而可思考选择一个宾语从句的引导词,再根据句意可选择D。
攻克策略二:充分利用“定语后置”
很多学生在做含有定语从句的考题时,对于定语从句无法判断,主要原因在于对于英语中定语后置现象理解不清晰,在古汉语中有定语后置的用法,如《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句中“利”为定语后置,修饰爪牙、“强”为定语后置,修饰筋骨。本句在英语中相当于The reason why bugs of summer cant be talked to about the ice is that they are limited by the time when they live. “why bugs of summer cant be talked to about the ice”为定语从句置于所修饰词the reason之后。
虽然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大于相同之處,但是两种语言在语法点上仍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以上技巧策略,教师充分利用汉英的相同之处,使得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英语高考难点,学生如同找到了一块垫脚石,使它成为了英语学习的支点,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同时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茜.汉英跨语言迁移的国内外研究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5):120-124.
[2]李莲,石晓晖.汉语语法正迁移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30(9):141-143.
[3]李丛.浅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11+116.
[4]新华字典第11版[M].商务印书馆,2012.
[5]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M].现代出版社,2002.
[6]古代汉语常用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简介:吴月红,新疆哈密市伊州区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