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提升效率”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8-01-30张建金
摘 要:《课标》中规定,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革新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合作解决疑難点,在主动学习中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自主探究;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合作解决疑难点,在主动学习中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如何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师探究的课题。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施瓦布的“探索式教学法”、建构主义认识论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学情相结合、相融合的共同运作中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那就是“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群学探究—巩固提升”。
经过近一年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虽然在各教学环节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变化有四点。
一、 前置性作业让自主学习准确性更高
一开始的自主学习跟随学校的教学改革,体现“问题教学”的引导,给学生设置了预学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实际数学课堂上发现,这种方法适合于文科教学,对于数学计算性强的学科操作难度很大,学生普遍成为知识上的巨人,做题上的呆子。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有效为后续教学提供教学的导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把“问题”换成“试题”似乎更适合数学教学。比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我就提前给学生下发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自己看完课本内容后独立完成“试题”,并根据微信上的答案进行自检,不能理解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解决。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变得有价值多了,能紧扣“函数”中的疑难问题,让之后的合作、探究环节变得“有疑可讨、有难可辩”,函数概念的有效问题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解决。
二、 分工的发言让学生发展“雨露均沾”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在合作中只要有人发言就可以进行,但久而久之合作成为优生的一言堂,其他学生失去了展示己见的机会,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认识到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后,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集体进行问诊,集体交流后认为“应该在合作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发言需求”,就对合作的方式进行改进: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发言。比如在《指数》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层次性发言”举措能贯彻落实,我实行了积分量化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得分不同,层次低的学生发言得分高,层次高的学生同样问题发言则得分低。经过这一革新之后,课堂上的合作变得有序而积极,并且每一个学生都在合作中能展现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观点,机会的“雨露均沾”让指数的学堂真正成为“为了一切学生”。
三、 层次化的作业促进教学的因材施教
作业是教学落实的有效保障,即使课堂改革,作业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给予学生学习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检测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开始的作业设计中全年级都是统一的、数学教研组共同努力的结晶。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检测,发现统一的作业固然起到了检测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层次并没有发生变化,作业的单一作用显然不能满足改革的需求。
我们教研组认真学习了先进的建构主义理论之后,觉得学生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因为没有因为作业而对学习有信心。没有信心何言上进。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我们决定尝试层次化的作业,就是针对小组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出契合其水平的作业,比如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课堂练习中,我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C类学生主要针对于概念的巩固和例题的演练,B类学生主要侧重于课后习题的练习,A类学生则倾向于高考题的延伸。我惊喜地发现,尽管作业各不相同,但学生的积极性确实前所未有,最后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优”的评价;在期末考试中,全班的数学成绩出现整体上的提高。
四、 环节的具体细化让课堂教学更为成熟
课堂上整体的教学节奏按照预定的模式来开展,显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教师与学生的职责也甚是明确。但课堂教学并非完全是预设而成的,其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学生时而有不同的问题呈现,打乱正常的教学环节与进度,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或问题,让课堂增添学生生成的精彩?我在课堂实践中苦苦摸索,偶然猜想“整个教学模式的四大环节是为了解决数学这一堂课,那解决一个问题能否也贯彻这四个环节?”思考不如行动,我在《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中就对新的设想进行实践,可喜地发现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对数运算性质”的教学,而且也顺利地解决了“换底公式运用”的理解难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没有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适合的学习形式。不论什么样的模式,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发现者、讨论者、探索者、总结者,在主体参与中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
[2]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02):203.
[3]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
作者简介:
张建金,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