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班级管理的研究与策略
2018-01-30赵秋秋��
赵秋秋��
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的班级管理与普通儿童相比会有更大的难度,通过查阅文献和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的智力障碍儿童班级管理还存在着: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教师未能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家长的不配合与消极心理等问题。并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如:根据学生差异,制订相应管理计划、制订最近发展区、进行岗位设置,配合奖惩、强调家校合作,争取社区支持等。
关键词:智力障碍;班级管理;策略
一、 智力障碍儿童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老师离开教室后培智一年级的教室里开始吵闹了起来,小雨(A类生、化名)揪着小陈(B类生、化名)识字,但是由于小陈口齿不清,不会读,小雨就打骂他。小陈就哭着鼻子来找老师,但由于表达不清,被老师忽视了。小科(C类生、化名),一边发出怪声、时不时突然跑去掐别人,揪别人头发……
通过以上的现象和相关的班级管理经验,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班级管理虽然不断完善着,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
很多时候,班级上的很多事务都是老师在全程把握,一旦学生脱离了老师,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怎样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我们班的学生,一些已经在学校上过5、6年,少的也有1、2年,对学校的活动、纪律等已是很熟悉,但是往往老师一离开就会很乱,上课时还乱跑、吵闹,对于自我管理和约束的意识都没有。
(二) 教师未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在于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生个性与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而往往这些潜能需要老师去发掘,并且给予学生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才行。但是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老师都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认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较差,并不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也更别说引导他们自我管理和学习。
(三) 家长的不配合与消极心理
对于学生的班级管理,作为家长也应该是参与者、配合者、鼓励者。可是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时,往往选择对孩子忽视,甚至很多家长干脆把学生直接送到学校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不闻不问。甚至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没有意识配合学校老师一起去幫助孩子矫正错误行为,而往往把问题归结于孩子的缺陷。
二、 智力障碍儿童班级管理的研究策略
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对学生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包括其残疾程度、原因、身体状况、学习能力、生活注意点等等,以方便在未来的管理中进行一个良好的统合与安排,制订相应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优点等。同时,对于学生的管理,家长们要积极参与进来,积极配合,而不是以消极的心理应对。对此,我提出以下策略:
(一) 依据学生差异,制订相应管理计划
智障儿童的能力开发符合“用进废退”的法则,只有对学生的身体的缺陷、身体所长等各方面有所了解,才能根据恰到好处地进行功能补偿或激发潜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好相应的管理计划,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小科同学(C类生,化名),其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都比较差,但是他的肢体协调、精细动作发展较好。像这类学生我的班级管理计划是:首先,多鼓励他参与班上的劳动活动;然后,为他设置一个适合的小岗位,让其发挥自己的优点;接着,并采用行为矫正的相关方法与技能改善他的不良行为;最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改善计划。通过这种班级管理计划的制订,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加积极、情绪控制也有所进步。这样也正是遵循了“用进废退”的法则,将学生的优点通过不断锻炼,保留发扬下去,或者发展其他的功能进行代偿。
(二) 根据学生自身现状,制订最近发展区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智力障碍儿童也不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制订出适合学生班级管理活动参与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班级管理活动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能力、各种生活的适应能力。如:我们班的小佳(A类生、化名),她刚来我们班上的时候,不会打扫卫生,但是语言、智力、肢体的发展都较好。于是,我尝试让她参与到日常的劳动活动中,让她跟着我们一起擦擦桌子、椅子、黑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给她增加了扫地、拖地这两个项目,还要求她学习组织同学遵守打扫的纪律。虽然这对她来说有难度,但是在多次的努力与尝试下,她终于达到了我给她设置的这个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要恰到好处地指导,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
(三) 进行岗位设置,配合奖惩措施
对于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班级小岗位,分配好每个学生的岗位,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另外制订每个岗位的奖惩制度,如果学生在岗位上表现得好,就有相应的奖励,如果表现不好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根据学生得到的奖励还可以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这样学生既在岗位上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也会对班级的管理活动充满积极性。如:我们学校开展的小小岗位值班员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设置各种岗位,学生在自己岗位上值一天班,并且能做好岗位尽责,就可以得到一元钱的奖励,反之,没做好就要被扣钱,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资格可以参加,有了这个学校平台后,学校的纪律、卫生都更好了,可见效果是很明显的。
(四)强调家校合作,争取社区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长应该积极谋求教师或学校的指导,对孩子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和认识。积极与学校合作,在更多了解孩子的同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培智学生最终是要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社区支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条件让他们去周边社区、社会机构等场所进行锻炼,尝试让学生融入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如:去年我校得到海西社区和佳美超市的支持,得以让培智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超市里学习与普通人沟通交流、购物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纪律、规则。可见,培智学生的管理,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进行合作,才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白景军.班级自主管理建设探讨[M].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M].华夏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赵秋秋,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