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构建和培养分析
2018-01-30张洁
摘 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许多的高等院校只注重学生能力上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建设。本文就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构建和培养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就业创业;人文素质
一、 引言
人文素质是一种主动去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构建与培养人文素质,可以为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在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构建和培养人文素质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在学生接受创业与就业教育时进行人文精神的建设可以在大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时有着更多的职业竞争能力。首先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可以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提供相关的经验,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而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时加入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构建,可以提升大学生在创业与就业时的思想品质,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同时增加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从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的能力。其次,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加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院校的教学效率。最后,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的构建,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新要求。为大学生培养人文素质可以有效地保障社会的安定繁荣。
三、 在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构建和培养人文素质的方式
(一) 在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明确人文素质构建的目标
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的构建首先就是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一方面只有让学生明确自身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课程的学习。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增加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人文素质是一种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品质,而这些都是在大学生进行创业以及就业时所需要的。首先在大学生进行创业时,人文素质可以让大学生在自己的公司更加地尊重和帮助自己员工,而这样的帮助可以极大地提高公司的向心力,使得企业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循环。其次,在大学生进行就业时,人文素质也会让学生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主动去帮助他人。而这些内容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之前,就应当明确地告诉给大学生,使他们知道自身所担负的責任,同时增加大学生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学习时的动力。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时,也要让老师明确在教学的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加入人文素质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时,人文精神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人文素质的构建是高等院校创业与就业教育的基础
人文精神是一种个人高贵品质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重要表现,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加入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的主要方法,而人文素质也是在大学生进行创业与就业时的思想基础,所以在进行人文素质的构建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三) 在构建人文素质时需要以学生为主体
想要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加入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必须将教育的主体确认为学生。在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老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情况,这样的方式很难将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时,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一方面要提高创业与就业教育的实用性,只有真正实用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在教学时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革新教学的方式,将尽可能多的课程案例带入到课堂中去,将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真正的案例展示出来,既能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在创业与就业时的经验。
(四) 进行社会式的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校园是培养学生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场所,所以在高等院校创业与就业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就一定要将社会的实际情况融入到教育中去。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层次的建设,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社会中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另一方面,在大学的课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加大学生在社会中进行创业与就业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中一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就业与创业的情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念。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等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构建与培养人文素质,可以正确地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观念。为大学生在思想上注入积极健康的精神养料,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中展开就业以及创业的相关工作,所以应当在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昊.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2]芮国星.信息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徐慧明.基于虚拟企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洁,讲师,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医科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