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8-01-30马驰
摘要:新课标改革当中要求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枯燥、无趣地传授给学生,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授人以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根据新课标的改革来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适当地减少课本知识的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多给学生一些時间去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仅仅是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充分对自己负责,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一定的学习任务来提升、充实自己。虽然这种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快速地将所讲的知识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掌握书本上繁多的知识点,但长久以来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能在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进行独立思考,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学生不愿听,老师不得不讲的困境。
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所谓“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责任分工的情况下进行互助性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被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但在素质教育下,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要求。这种条件下的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然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人有教育的需要。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等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高效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学习,又学会了学习,才能表明教育者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表明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张扬自我的个性。初中语文教师应时时刻刻谨记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课余时间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自我,充实自己。
(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了,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而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景创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自主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地交流、讨论。教师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语文的魅力。或者在课堂中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产生探求知识的内心需要。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来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胆交流,大胆讨论。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就此放手、不闻不问,应该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状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生教师也要多多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素质才能被激发,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才能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变色龙》《范进中举》等课文时,由于课文体裁是小说,故事性极强。就可以在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简要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表现好、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适当提出一些意见,以此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热情跟高,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结束语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环节。但是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组织好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梅.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9).
[2] 田莉.浅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
作者简介:马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