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与实践

2018-01-30彭芳策饶静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彭芳策 饶静

摘要:本文结合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传统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和考核存在的问题,并以实际教改过程为依据,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程序设计;措施

一、 引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该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放性、创造性思维进行提升。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贯穿分析思考问题、平台工具使用、抽象语言表达、综合分析创造等多项技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更好地使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科学地进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与实践。

二、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程序设计类课程较为抽象,难以掌握,造成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望而却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大纲》中主要强调教学的内容,没有在任课教师心目中对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和手段形成一致的、规范明确的认识。

2. 理论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传统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多教师未能很好地处理教材和教法,在上课时就以课本作为教学的主线;同时在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由于教学方法未随之更新,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导致不能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和开创能力。同时部分教师未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对课程理解较为抽象,此种情况下,学生不会对相关课程再学习,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3. 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内容单一,未对该类课程的关联性教学进行准备。很多教师认为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强调语言的语法结构、例题的验证等,而忽略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 传统的考核方式忽略考核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计算机程序类课程传统主要考核的是语言的特点等记忆性内容、语言语法结构及相關计算能力,而没有考核学生分析、设计数据库和实现系统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自己编程能力的培养,而是集中几周时间突击备考。

5. 程序设计类课程难度较大,知识点之间关联性较强,很多教师上课过程未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编程基础不扎实。

三、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措施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强,熟悉计算机知识,懂管理、会开发、能维护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笔者结合近几年工作实践,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 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经典的例题,通过例题的实现使学生熟练使用库函数、插件、类库,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培养编程能力。

2. 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例题讲解完成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后练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监控学生的完成过程和最后完成情况。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编程实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学生能更好地对课程再学习,强化理解,对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 备课时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强调语言的语法、相关控件的使用;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巩固语言语法结构,熟练运用相关控件,同时在实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关的插件(如ECharts图表插件等)。这样就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编程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4. 改变以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结合各课程的特点,我院把C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等课程作为考试改革的试点,在考核过程中先让学生分析问题设计数据库,完成后设计功能模块及基础界面,最后实现系统并撰写开发文档。其主要优势为:

(1)在实现系统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需要查找相关资料解决,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2)进一步对教学过程强化落实。通过这种考核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此应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相关问题。

(3)使高校教育的教、学、考能够更加有效地统一起来。

5. 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要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1)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项目驱动,以特定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引入思考,让学生通过“在做中学”,掌握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者,把内容置于具体项目中,通过协作、会话交流等形式,实现基础知识的巩固、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的目的。如在进行网站前台设计制作教学时,将引入成熟的教学实例,先以table+css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和实践作业;学生过关后再以div+css+js的方式完成教学和实践作业,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不同难度的网页设计。

(2)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则将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开发环境设置、基本语法、开发工具栏基本控件、类库、前台设计制作、数据库开发和系统开发实例几个模块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是在分析案例,参与开发,而不是在学习枯燥隐晦的命令和语法规则,学生作业也是以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提高学习的乐趣和对项目开发的成就意识。把相关内容隐含在有一定综合性和规模的项目实例情境中。

(3)在项目开发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各自任务。教师则加强指导,线上线下帮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学生疑惑问题。同时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及以前的课程知识点的支撑,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也能对以前的相关课程作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整体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 结语

我院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了一套符合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通过该创新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编程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编程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2.

[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12).

[3]魏平,熊伟清.计算机学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06).

[4]杨晋峰,杨校辉.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1(04).

[5]张应光.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6).

作者简介:

彭芳策,饶静,贵州省兴义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