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18-01-30刘阿桃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对有效问题情境内涵的正确认识和有效问题情境特征的准确把握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其实施策略的充分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一、 前言
有效问题情境指的是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收益”。既要做到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可以产生优秀的比例,又要做到教学活动的结果和教学预期的目标可以高度吻合,还要做到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 对有效问题情境内涵的正确认识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出高质量的有效问题情境,首先要对有效问题情境内涵有着正确的认识。对有效问题情境内涵的正确认识可以让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清晰“问题”和“情境”之间的从属地位,让情境问题更为有效。如在我国某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讲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利用画图或是折纸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程度,在初步理解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在1/3+4/9,1/3+5/6,1/3-5/8这三道题目中,请同学们任意挑选一道进行计算。在计算完成并且做出修正之后,教师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什么要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在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利用计算,总结出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是什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此讲解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有效问题情境内涵,即问题是核心,情境是辅助,也达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好的调动作用。如果对于情境化过度追求,而忽视了问题的连接性,问题的效果,那么就会偏离问题情境教学的本质。
三、 对有效问题情境特征的准确把握
(一) “故事类”问题情境
结合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的问题,对于故事类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应该注意问题情境中的趣味性。如在教导“因数”时,可以创设出“100不如60”的故事情境,进而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教师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60”与“100”这两个数字,进而提出问题“这两个数字让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同学会回答考试的成绩,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两个数字中更喜欢哪个?”在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说,在数学的世界里,“100”有的时候是不如“60”的,这时,同学的兴趣便产生了,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发明钟表的例子来讲述“100”不如“60”的故事,进而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因数的学习。
(二) “梯度式”问题情境
在创设“梯度式”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标,以及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应该注意问题本身的层次性。现以“中括号”的教学为例,对层次性予以说明。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出“增添数字符号”的游戏问题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上写下18236=18,然后说“同学们可以随意添加数学符号让等式予以成立”,在學生计算完成后,教师可以写下18236=81,然后提出相同的问题,在观察学生们的运算结果之后,可以将一名同学的答案作为案例,对同学们提出小括号的作用问题,然后对小括号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接着再次写出第三个等式18236=1,同学肯定会写下答案18÷2÷(3+6)=1,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除了这种办法之后,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进而可以引出当前“中括号”的教学。
(三) “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良好的可接受性。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对学生展示学校门前经过的车辆情况,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各种车辆进行统计;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时候,就可以将各种酒类的酒精度进行拍照整理,然后通过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讨论哪一种酒更容易醉,进而让学生通过酒精度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现以“比的意义”这一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即“在我们班是女生多一些还是男生多一些,男生和女生又各有多少人呢?”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引出话题,“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我们国家,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对当前我国的男女比例、新生儿的男女比例进行公布,然后对学生说,这些数据都是比,接下来引出比的定义以及意义。
(四) “开放式”问题情境
在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注意此类问题的探究性。答案可以是多元化、非唯一的,以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索意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圆”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将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进行反复的对折和打开,然后提出问题,“观察圆的对折痕迹,同学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在同学回答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完全对折,为什么就不能和其余的痕迹交汇在同一点上呢?”这时,同学们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进而教师引出圆的半径以及圆心的概念及特点,对此问题进行讲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在以上多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同一年级或同一学科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可以按照一周为时间段,每周都进行集体备课,并且进行试讲,针对试讲结果,其他教师针对创设问题情境作出评价,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于其他优秀教师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予以借鉴。在课后,需要课题研究小组集体进行反思,针对课堂上呈现的效果来分析,对于反思结果应该形成记录,并且指出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 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需要注意问题的核心地位和情境的辅助地位,需要对不同有效问题情境中的趣味性、层次性、可接受性和探究性等核心特征进行掌握,进而创设出高质量的有效问题情境,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木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05):90-91.
[2]任万仓.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36):154.
作者简介:
刘阿桃,福建省南安市内厝实验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