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分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2018-01-30王荫琦
摘要: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德育。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作文不仅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本文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理论分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作文所占的分值比较大,可以说作文的成败与语文的总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作文能有效地提升并不容易,没有捷径,只能靠一点点的积累。作文是做学问的基础,写作是很实用的能力,也是一种求得发展及生存的能力。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要注意有规划地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一、 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锻炼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的总结和概括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维能力可以支配人脑,可以对外界进行分析等处理,这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认知的过程。此过程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对于我们的人脑来说却只是一瞬间的过程。作文思维的训练却不是在短时间就能训练好的。有时候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是随便找来一些素材,在让学生看过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写作。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路也没有相应的题目,这是一种具有开放式的写作。但是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做任何引导,没有对材料进行分析,学生不能够完全读懂材料导致学生的写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二、 作文教学中学习能力的锻炼
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对字、词的认识能力,还有是自我提升的能力。虽然不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也不要求他们刻意地背诵这些语句,但是学生却能在写作中引用的一段文字。这与学生平时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对写作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套用、模仿,这样我们不能模仿出文章的精髓,如果题目不同就会再次失去思路,没有目标。写作不要着急下笔,写作不是技术活,而是把生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要教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习惯观察、习惯思考,这样能提高写作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写的文章不用太长,一段话即可。或者可以对课文当中及文章中优美的语言进行模仿训练、辩论训练等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闻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学会剖析。
三、 作文教学中合作能力的训练
基础教育在不断地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对学生培养时也要注意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合作能力可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在社会上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问题上遇到难题时会通过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探讨来解决问题。当然,教师最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鼓励学生合作解决困难。而作文教学合作的重点就是讨论的环节。教师所面对的是全班同学,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一一辅导,因此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是一中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又不要让学生的数量过多,人数过多也会影响学生的讨论效果。分组时尽量让每组的男生女生数量相差不多,因为男同学与女同学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所以小组既要有男生也要有女生,讨论才会进行得更全面。学生在讨论的过程时,教师不要只是观看,也要参与到学生当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引导工作,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这样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作文教学中对品德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要着手培养学生的品德。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同还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学校是纯净的地方,所培养出的学生应该也是觉悟较高的人,当学生步入社会时会尽到自己的职责。对语文写作的学习过程就是自我进行修身养性的过程。教师本身的行为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教师做到尽职尽责,那么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对待工作要認真、负责。教师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以此为荣,以此为榜样。从中提高自我品德的素养。
五、 结束语
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人才的培养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教师要意识到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看待高中语文写作,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并且创造开放性的环境,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翁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2]吕欣蓉.语文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表达交流”写作部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2).
[3]张文娟.教学智慧语文,提升核心素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3):46.
作者简介:
王荫琦,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