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善用脑”理念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30韦恩豪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

摘要:面对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德育功能弱化的状况,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友善用脑”,通过音乐、做脑保健操、实施多感官教学、组织学生冥想画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友善用脑;中职德育;课堂教学

一、 “友善用脑”的理论依据

新西兰教育学家克里斯蒂·沃德以她一生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友善用脑”理念。它是依据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教会学生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友善用脑主要体现为清新的理念与有效的策略,核心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通过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乐学会学。

二、 中职德育课开展“友善用脑”的必要性

现在的中职学校招到的学生整体素質不高,年龄小,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学习不感兴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并不抛弃传统的视觉、听觉教学,它通过增加音乐、脑部体操、冥想、画思维导图、展示成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学校的学生,它会使学生喜欢学习,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的知识。这样,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和谐快乐,真正实现教师爱教和学生爱学。

另外,德育课相对专业课来说,对学生的吸引力小,而且德育课理论性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学习兴趣自然下降,德育教师在课堂上不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玩手机、讲话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德育课程而言,运用“友善用脑”教学方法尤为必要。经过本人的实践证明,使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传统的德育课堂焕发生机。

三、 “友善用脑”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1. 音乐——调整学习的最佳状态

把音乐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工具,是“友善用脑”的一项重要发现。音乐,可以让人缓解压力,身心放松,也可以让人精神振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音乐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德育课不是整节课都在欣赏音乐,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插播乐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课前,可以放一些与上课内容相关的主题音乐,如在讲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播放《春天的故事》,在讲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播放《爱我中华》;即使找不到与上课内容相关的音乐,也可以放一些轻音乐,使学生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开展讨论问题时,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思考或冥想时,放一些消沉的音乐,帮助学生思考。

2. 做脑保健操——消除大脑的疲惫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能够持续集中精力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现在中职学校一堂课是45分钟,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能连续集中精力坚持45分钟不走神并非易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在前面15分钟的授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越往后,越开始显得焦躁,甚至开始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老师还在不知疲倦地讲下去,往往毫无效果。其实,在上课15分钟之后,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学生出现这样的反应后,我们的老师就要及时教同学们做脑保健操,或聆听音乐,观看小视频等等,来活跃脑的生理机能,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并能降压提神,解除疲劳。帮助学生度过了大脑的疲惫期,又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 多感官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老师在“做”,学生在“看”,学生本身“说”和“做”的机会非常少,对知识的理解就不够深刻。科学研究发现:人一般是通过听觉、视觉和运动知觉这几种途径接受知识的,但“听”仅仅能记住不到10%的知识,“看”只能记住的知识是30%到50%,而“做”能记住超过75%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即变“静听教育”为“多感官教学”。为此,我们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一是制作好每一节课的课件,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各种声音、图片和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再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慕课”、“微课”或“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二是开展体验性教学,根据课程本身的内容,多设置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经历去感知、验证教学内容。例如:先布置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变化,找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大家今后的想法是什么。在讲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说变化,找原因,谈未来,切实增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感悟和反思。

4. 冥想、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储存信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小结往往是由老师进行总结,或让学生复述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友善用脑理念下的课堂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闭目养神,在自己的脑海中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重新梳理,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小结。

在冥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个人或以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画出思维导图,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四、 “友善用脑”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笔者所任教的15级护理1、2班,在使用传统模式的课堂中,学生不愿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采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之后,逐步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错误看法,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要我学”慢慢转变为“我爱学”。

诚然,在运用友善用脑的理念指导教学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会使用以上几种方法即可,而是要真正知道什么是友善用脑并如何使用友善用脑的理念。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中,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兼收并蓄,以学生为教学根本,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轻松愉悦,才能真正增强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西兰]克里斯蒂·沃德.王斌,等译.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曾婷.职业院校思政教学中“友善用脑”教学方法的实施G[A].学理论,2014,(35).

作者简介:

韦恩豪,政治讲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卫生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工作的四个创新
中职德育课程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