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鹅育雏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18-01-30徐赓
徐赓
五龙鹅又称豁眼鹅,为典型的北方小品种鹅,主要分布于山东胶东半岛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五龙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快、更以优良的产蛋性能而著名。养鹅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很多养殖户通过养鹅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现笔者就五龙鹅育雏方面的饲养管理技术与同行探讨如下。
1品种特性和养殖环境
五龙鹅体型轻小紧凑,头中等大小,额前长有表面光滑的肉质瘤,眼呈三角形,上眼睑有一疤状缺口,为该品种独有的特征。五龙鹅以草食为主,饲料来源广、饲料报酬高,属于节粮型家禽,鹅能充分利用多种农作物副产品和林木落叶转化为优质鹅产品,既丰富了鹅的饲料资源,又降低了饲料成本。五龙鹅胆小、喜静、喜水,场地在符合当地土地规划的同时,要注意远离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靠近湖泊、池塘的缓坡、林地为宜,养殖设施投资较低,配备棚舍、水槽、料槽等即可,养殖规模可根据自身条件可大可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做好棚舍器具的冲洗和消毒。雏鹅进苗前的一周,就要将雏鹅舍的地面、墙壁、通道、门、窗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器具放入育雏室,用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封闭棚舍后进行熏蒸消毒24小时,完成后进行通风换气。为降低踩踏、挤压等造成的死亡,保证采食和饮水的均匀,提前将育雏舍进行分方,用高为30~40 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每方空间建议不超过200~300只为宜。每个方中配备好水盘和料盘,按20~2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由于雏鹅调节体温的能力不健全,控制好育雏温度是关键,在进苗的前一天就要将烤灯、取暖炉调试到理想状态,确保棚舍温度达到33℃左右,多放几只温湿度表在棚舍的各个位置,确保育雏舍温度均衡。
3育雏注意要点
1)控制好育雏的密度、温度及湿度。为最大程度的利用鹅舍空间,雏鹅的饲养密度为20~25羽/m2为宜,饲养员要勤于观察小鹅的群体情况,如果出现扎堆现象,说明温度偏低,如果小鹅远离烤灯和煤炉位置,说明温度偏高,注意调节温度,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33~34℃,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9~32℃;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5~29℃,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23~25℃;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8~20~C的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适应常温,平时注意天气温度变化,应对恶劣天气温度骤降。
2)及时引导雏鹅饮水和开食。鹅苗进舍后,为了防止长途运输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大群安顿适应后,可用2%的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饮水以增加抵抗力,必要时可添加抗菌素预防脐炎。刚入育雏舍的小鹅,多数不会主动饮水,可在每个小方中,取几只小鹅人工驯饮。在小鹅饮足水10 h后,把小鹅料均匀撒在料盘中,任其自由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进行人工驯食,注意少量多餐。有的地区市场上可能没有专门的小鹅料,养殖户可以用肉鸡小鸡料代替,也能基本满足小鹅育雏需要。
3)控制光照时间。雏鹅要在1周龄前保持全天光照,之后保持晚间光照,育雏舍需要准备一台发电机,规模不大的养殖场准备一台小型的汽油发电机即可,防止突然停電,雏鹅起群造成死亡。
4)及时通风换气。1周龄之后,雏鹅就可以下网了,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随着日龄的增长,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
5)勤消毒,注意卫生。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经常清洗料盘、水槽,选用刺激性气味小、效果好的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4雏鹅的防疫
小鹅瘟是影响养鹅成败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一般出壳1~15 d易发生,可以蔓延全群,随着小鹅病毒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出现15日龄后的鹅也偶有发生。鹅苗出厂时,孵化场一般都进行了小鹅瘟的免疫,养殖户在进苗时要询问清楚,如果没有防疫,要在1日龄时进行小鹅瘟的免疫,7日龄时再巩固一次,可以选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14日龄进行鹅副粘病毒、鹅流感二联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1日龄进行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的肌肉注射,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根据抗体效价的测定及时调整免疫程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