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场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的保健与治疗

2018-01-30朱维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8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朱维

摘要: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属于奶牛场母牛常见的繁殖类疾病之一,病牛在2次钙剂治疗后24 h仍不能站立,常发于产犊后2~3 d的高产母牛。本文对该病的保健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诊断;防治

引言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牛奶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2000年到现在,虽中间经历了几次小的波折,但是总体来看奶牛消费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奶牛产业日益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奶牛场能否确保奶牛的健康与分娩,成为影响奶牛场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奶牛饲养过程中需要对容易出现的各种疾病做好预防治疗工作。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即属于常见繁殖类疾病之一,加强对其了解,做好防控举措将有助于奶牛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獲取更多经济效益。

1病因

1.1代谢的致病因子

血钙过少是主要病因。常因产后乳热症补钙不及时、钙剂量不足等,致使躺卧期延长。还见于其他代谢疾病,如低镁血症、低磷血症、低钾血症等过程中。

1.2分娩时管理和处置不当

难产时发生产伤性麻痹,胎儿过大、产道开张不全,助产粗鲁,过分牵引胎儿等,引起坐骨、闭孔或胫骨的神经损伤,或骸骨脱位等发生产后麻痹。

1.3饲料原因或者身体疾病等其他因素

举例来说,常见有饲料中缺乏vE或硒元素而导致本病发生的情况,在身体疾病方面,乳房炎、子宫炎、心肌炎、消化道梗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等也都会引起本病。

2主要临床表现

2.1典型特征

奶牛长时间俯卧而无法站立是本病典型症状。病初,企图站立,而后呈犬坐姿势或蛙腿姿势。人为帮助病牛站立也无力负重,勉强站立的常见球节呈突状屈曲姿势,多被迫侧卧地上。

2.2无明显全身症状

短时间内病牛无法站立,但食欲正常,体温正常,呼吸正常,代谢正常,只是由于俯卧原因而造成瘤胃蠕动稍有减缓,但并不影响反刍,粪便状态也较为正常。

2.3并发症和继发症

横卧较久的病牛,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如乳房炎、子宫炎、阴门撕裂、子宫破裂、肺炎、跗关节等,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败血症。

3诊断要点

根据钙疗无效,如治疗后精神状态好转,但依然爬不起来,以及病牛机敏,没有精神沉郁与昏迷等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4保健和治疗措施

4.1保健措施

1)加强干奶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预防生产瘫痪,尽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2)具体保健措施。

①对妊娠母牛从分娩前1~9周起,将其饲养在宽敞的产房待产,绝对不要拴系在拥挤的牛舍内。助产要按规程操作,操作要仔细,不要用力牵引,减少组织损伤。

②干奶时定期监控,适当调配日粮,预防分娩牛肥胖所致的难产发生。

③从分娩前2~8 d开始,肌内注射VD按500~1,000 IU/kg·bw,连用2~3 d。

④从分娩前3~5 d开始,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 mL,20%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到分娩为止。

4.2治疗措施

1)加强护理。这是治愈本病的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①卧地24 h或以上的奶牛,必须为其提供柔软的垫料,如盛土或厚垫草的袋子。不管牛处于何地,都要给牛提供饲料和饮水。

②当牛卧于松软垫料或田地上时,给牛不停地翻身,避免同一侧(或同一姿势)卧地3小时以上。

③摔伤或闭孔神经性麻痹的病牛,后肢会持续地向外伸展,可用脚绊或软绳将后肢系住,使两后肢间隔50 cm,防止牛的两后肢持续性外展,减少肌肉继续损伤,有时牛会立即站立。

2)药物治疗。

①奶牛患病时,一次静脉注射钙8~12 g及20%葡萄糖酸钙溶液500~1000 mL。为防止复发,给牛在24h内皮下注射硼葡萄糖酸钙2~3次。若病牛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隔8~12h后再注射1次。

②在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情况下,可改用20%磷酸二氢钠溶液200~300 mL,复方生理盐水1000 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或25%硫酸镁注射液100~200 mL,一次静脉注射;或10%氯化钾100~15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0~1500 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1次/d,共注1~2次。

3)辅助疗法。在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各种有效的辅助措施使病牛吊起,强迫站立。

①将Bagshaw举升器系于牛坐骨结节处,利用前尾端装载器,或滑轮木架将牛抬起。这样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用举升器将牛抬起时,后肢可以负重,能保持站立,并能缓慢向前行走。但是可引起肌肉损伤。

②充气式橡胶袋。近年来,国外应用得多。这种气垫有利于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但充气后牛被抬起,并经常挣扎站立,随后跌落于气袋的一边,如无护理,可造成病牛损伤。

③充水袋。国外有应用的。将卧地牛抬置于有滴水装置的水箱中,然后在箱内充满温水。在水的协助下会站立,每天可按同一姿式站立7 h。此种装置系统称为水箱提举,但是转送和提举牛所花的费用较高,使其普及性受到了限制。

4.3诊疗注意事项

1)诊断时,本病应注意与以卧地不起为主的牛普通病如生产瘫痪、脊椎骨折、股神经麻痹、闭孑L神经损伤等进行鉴别诊断。

2)治疗时,首次补充钙制剂应足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另外,应当谨慎使用Bagshaw举升器与各种吊锁和充气袋。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如果牛不能站立,没有必要使牛保持站立的姿式。重复使用Bagshaw举升器会造成大面积肌肉损伤,应当谨慎使用。

5小结

随着近年来大面积引入加系、美系奶牛,胎儿体重明显增大,对国内大多数奶牛场现有母牛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也导致本病的发生越来越常见,奶牛场一定要加强对本病的了解,做好保健措施,尽可能的防止本病的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