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30汤晓东狄秀英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股骨颈髋关节骨折

汤晓东 狄秀英

股骨颈骨折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骨折类型,关节肿痛、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体征[1],不仅妨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选择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在其临床护理干预期间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总结和选择最佳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要点和方法,现将实验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抽样11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将本身患有严重心肺、肾脏、内分泌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将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将患有严重血液疾病或凝血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55例观察组和55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31:24,患者的最低年龄为61岁,最高年龄为76岁,年龄均值为(70.24±4.4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30:25,患者的最低年龄为62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年龄均值为(70.15±5.0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构成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可做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依照骨科常规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组的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服务。①心理干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次数,主动的、热情的、亲切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拉近护患距离,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组织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分析疾病,讲解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因,常见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更加深入和正确的认识疾病,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②体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适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翻身扣背,按摩患肢和关节,保证肢体血液循环的顺畅性及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帮助患者更换敷料,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伤口部位是否出现红、肿、胀、痒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对症的处理办法。③康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恢复进度,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对改善肢体功能,加速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适度的床上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术后48h未出现异常反应后,护理人员可以鼓励和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髋关节锻炼,术后72h后,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尝试下床活动,并逐渐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量[3]。④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动作轻柔的轻拍患者胸部,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预防坠积性肺炎;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予以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并通知主治医生,从而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1.3 统计学处理 选择软件包(SPSS19.0)对本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期间涉及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计算,采用(n,%)及(¯χ±s)表示资料中的计数和计量资料,并分别采用χ2和t对实验样本的差异性予以检验,实验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符合和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实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详情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者不同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后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55%和96.36%,较比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81.82%及护理满意度83.64%明显偏高,详情数据见表2,实验数据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2.3 两组患者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本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服务后,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详情数据见表3,P<0.05。

表3 两组患者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55例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便秘1例、占1.82%,压疮1例、占1.82%,坠积性肺炎1例、占1.8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5%。对照组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其中便秘3例、占5.45%,压疮2例、占3.64%,坠积性肺炎2例、占3.64%,泌尿系统感染2例、占3.64%,切口感染1例、占1.8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χ2=4.2744,P<0.05)。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一旦发病,如未及时接受对症治疗或处理不当,极容易出现骨盆骨折、关节脱位、骨不连,甚至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4]。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负性情绪,无法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5,6],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十分显著。结合研究内容,我们共选择了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和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还是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临床观察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所得结果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基于此,足以证明,综合护理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更加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1] 吴桂清,何小玲,沈海凌.高龄股骨颈骨折4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167-169.

[2] 奚雪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0):122-123.

[3] 郭平.老年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7):698.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髋关节骨折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