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艺术学院非遗传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实践路径

2018-01-30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遗传

郗 望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从以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的记录性保护,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性传承体系的全面建立,再到不失其本的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获得飞跃般的成绩,人们的生活也因非遗而更加精彩。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类艺术院校,我们有责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工作上的优势与作用。

一、我校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做好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非遗保护实践,一定是活态、活力、见人、见物、见生活的。

2018年10月10日,经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吉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办公室,充分肯定了吉林艺术学院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态度和决心。目前为止,吉林艺术学院共承办国家级非遗研培项目6项,研培非遗传承人群268人;组织大型社会服务“市民非遗体验”活动1次,参与市民万余人,获批国家及地方非遗项目经费465万元;组织跨学科学术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1次;获评省级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1项;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8人;开展记录性保护工作“留给你的北方——第三批满族说部丛书推介仪式暨满族说部文献特展”“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次;非遗舞蹈《沙拉鸡》登上央视舞台等。

二、吉林艺术学院创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体系

2017年1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的总结发言中提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科学保护,传承弘扬。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实践能力。”

吉林艺术学院作为吉林省2017-2018年度唯一一家获批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培计划”工作的高校,两年来,利用自身现有条件,扬长避短进行研培教学,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保护原则,立足尊重传承人群的从业经验,促进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非遗元素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见证了该计划从文化部、教育部主办,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国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升,项目类别不断扩展,参与高校不断增多的发展过程,强化了我们对非遗工作的认识。

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学习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通过短期的研培工作不足以让传承人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让传承项目得到发展振兴。在贯彻国家研培计划“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吉林艺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教学。

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综合类艺术高校,下设13个本科教学单位,艺术类学科齐全,利用综合类艺术大学的优势带领传承人立体式教学,跨学科交流。

第一,强基础。向学员讲解联合国非遗保护公约知识讲座、非遗保护法规与政策知识讲座、国家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政策解读、所从事非遗项目的寻根朔源、非遗视域下的北方文化,开设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共同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互动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传承人一起夯实基础、相互借鉴、开拓创新,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第二,增学养。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尚刚;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庄子平;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覃大立;国家一级导演李文国;国家一级作曲家杨柏森;国家一级演员闫学晶、李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忠堂等诸多理论家、艺术家为非遗传承人讲学授课。让传承人拜名师,见名人,激发传承人的学习动力,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

第三,拓眼界。开设专业拓展课程,东北地域文化赏析、所从事非遗项目的相关国际发展趋势、文化市场营销讲座、实地考察等,帮助传承人了解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在比较和借鉴中得到启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新时代作品,帮助传承人了解新时代下人们的消费习惯、需求的变化,打开让非遗元素走入现代美好生活的大门。

第四,跨学科。在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举办跨界学术论坛——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利用新平台带动非遗传播,让年轻的大学生走到传承人中,共同研究如何让传统的和时尚的元素结合起来。让工业设计、流行音乐、新媒体等学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新的平台向大众传播、交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这两年的研培工作中,我们发现大批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方式是“守旧”的,传承人群是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传承学习创新的理念是“封闭”的,在研培工作中急需解决这个问题。多数非遗传承人的学习方式是长期的口耳相传,这源于传承人群学习过程中的师徒传承、父子传承等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和“原汁原味”的传承思想所影响。非遗保护和传承要顺应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认为传统文化无法与现代文化相容,甚至去规定传承人只能怎样传承、不能怎样传承,甚至要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误读。

非遗研培工作有助于帮助传承人群与社会建立联系,以大学的教学设备资源作为支持、以学术理论资源作为支撑,帮助传承人群增强实践性传承能力。大多传承人是没有条件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不想接触;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而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学习是传承人的权利,学什么也是传承人的权利。紧扣“教师傅所不教,教师傅所不能交”的教学安排要领,着力帮助传承人群“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用知识的力量武装头脑,帮助传承人研发出新的材质和技术,提升品质。只有广大传承人群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非遗的价值才能充分展示出来,非遗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3.尊重非遗传承人主体地位,增强文化自信

没有人的传承,再优秀的非遗项目也无法生存。非遗是“无形”的财产,非遗传承人需要通过大量的时间和经验来掌握这种无形的知识技能,传承人就是被保护的主体。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调查显示:“由于戏曲观众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和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断萎缩,许多地方戏曲院团面临着生存发展困境,多数地方剧团原创剧本数量不超过10%。”以戏曲研培为例,大多数吉林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黄龙戏,更没有听过黄龙戏。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的吉林省长春市所属的农安县,因该县系辽金时代的“黄龙府”,故而得名。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直捣黄龙”的“黄龙”指的就是这里。它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辽金时期的军事重镇已逐渐被人遗忘,曾经活跃在历史的舞台被百姓所喜爱的黄龙戏也变成了濒危剧种,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是不牢靠的。”面对这种情况,吉林艺术学院采取增强自信、树立目标、平等交流的培养方式,帮助传承人群获得发现当地之美的文化自觉,挖根朔源,做到“当地人知当地事”。从课程设置到项目传承、保护,都以培养掌握非遗技能的人才为目标,邀请名家教学、名师辅导、名人带动。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组成主讲团队,既有知名的相关项目从业者,又有从艺术高等学府来的特邀教授,也有吉林省社科院、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力求使学员达到知识素养与专业技能齐头进步的目标,与传承人共同探讨发展方向、分享经验,激励学员荣誉感和使命感,鼓励年轻传承人勇挑大梁、勇于创新。

三、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助力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方面,吉林艺术学院与吉林省文化厅联手,搭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充分发挥高校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产、研究、培训、宣传、展示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积极开展活态传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注重非遗学术积累,促进非遗文化平台发展

学术研究是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非遗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真务实、科学认知的把握非遗发展的特性,抓住非遗演变的历史规律,科学提炼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知识体系,才能推动具有当代价值,历史意义的文化成果继续流传百世,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伟大的复兴。

吉林艺术学院充分利用2个国家级平台和14个吉林省省属平台、基地资源,通过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吉林省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向省委《决策咨询》提案1篇《关于发挥高校作用 推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77号提案),并得到省委批示和省文化厅回执。注重研究理论基础、切实保护传承实践,发表省级非遗保护传承相关论文20余篇;通过国家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加强非遗记录工作,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片”一部;发挥媒体推广作用,通过“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吉林艺术学院非遗工作40余次,专访座谈节目5次,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带动非遗走入现代生活,助推非遗文化产业升级

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不仅仅是一件体现传文化的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内容。现在市场上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缺乏功能性和实用性,精致的不实用,实用的不精致,这种格局限制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更加影响了相关非遗项目从业者的收入,迫使传承人放弃所传承的项目,更加妨碍了优秀人才加入传承的队伍。在文化部“‘用’字引领”的工作方针指引下,依托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高校科技平台——吉林省文创产品研发工程中心,帮助传承人改良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提高产品品质,拓展产品使用功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将吉林省手工艺非遗传承人信息整理统计,建立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数据库。线上,利用互联网+原创手工艺平台“i未来”向全国各地用户介绍吉林省非遗发展取得的成果,促进全国传承人与手工艺爱好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交流,不断注入市场需求和创作灵感。线下,帮助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相关手工艺体验店7家,共同设计、改良、研发非遗产品200余件。在实体店中提升广大市民对非遗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与传承人面对面互动,亲手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等。

3.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扶贫”新途径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为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落实落地,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实践能力和转化创新能力,在吉林艺术学院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点“洮南市万宝镇共同村”创办帮扶包保“手工艺合作社”,为振兴传统工艺搭建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吉林艺术学院的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宋海峰副教授亲自带队举办草、柳编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杜晓东老师组织共同村民踊跃报名参加,村里的老人孩子齐上阵,学习兴致高涨,手工技术水平进步飞快。2018年11月,吉林艺术学院将村民们半年学习的成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到电商市场上,一个月的时间帮助村民创收4000余元,让贫困户看到了非遗文创给他们带来的脱贫新希望。

有阵地、有渠道、有平台的相关单位与非遗从业者强强联合,也是提升非遗衍生品市场竞争力的突破点。将传统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新和转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吉林艺术学院开展“非遗+扶贫”工作的基础环节。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升品质、融入生活,吉林艺术学院史爽副教授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她联合长春市妇女联合会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传统工艺企业、作坊,主动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尤其是使得妇女和老人拥有一技之长,有效增加他们的收入。还通过挖掘、宣传和引导,使一些传统工艺资源逐渐形成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

在扶贫工作中,吉林艺术学院还将按国家要求,深入挖掘整理传统工艺项目的历史文化内涵、材料、工艺、功能、样式等,进行分类研究,丰富现有产品题材、样式、功能,帮助传承人群解决工艺难题,提升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积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非遗扶贫积聚更多力量。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已成为重大国策,总结吉林艺术学院非遗传承工作经验,非遗传承的根本是“人”的根本,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中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不离开本土,又融入时代是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中深厚的根系。吉林艺术学院的非遗工作在非遗司和省文化厅的大力指导下,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传承人有帮助,切实做到让传承人在大学的校园里“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对理论有积累,通过研培工作丰富吉林艺术学院自身的传统文化学术积累,提升非遗研究能力;对社会有影响,将非遗技术、元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充分做到“‘用’字引领”,形成民族的、中国的、时代的创新发展,让非遗回到现代百姓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遗传
非遗传承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