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成果综述
2018-01-30刘国志
刘国志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国家艺术基金是目前国内艺术类级别最高的资助项目,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区数万个申报主体的青睐和关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申报,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及地区文化主管部门布置全年工作的重点内容。
2014年是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元年,吉林艺术学院对艺术基金的设立高度重视,在1.0版本申报指南发布的第一时间,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聘请艺术顾问,组成专题委员会,认真研读指南,结合自身实际开始组织项目的申报工作,截至2018年,吉林艺术学院已先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44项,其数量在全国申报主体中位于前列,五年来,吉林艺术学院共填报提交项目数量为202项,获得资助的比例占21.8%,这些成绩得益于学校在申报、运行、结项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凝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逐级负责
基金元年,在教职员工对基金尚未了解的情况下,由校长郭春方亲自挂帅策划、组织、申报项目。2014年郭春方校长牵头策划的传播交流推广类项目《大美长白——长白山题材油画作品巡展》、2016年陈吉风副校长牵头策划的《光明行——文化助残民族音乐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学校近年来其他项目申报和运行的范本。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等各分院院长、副院长也都肩负着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带领本单位教师投入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来。
学校形成逐级管理制度,由一把校长总体负责,主管科研副校长策划部署,科研产业处处长主抓,艺术实践科负责申报环节的动员辅导工作,项目管理科负责项目运行环节的管理工作,成果管理科负责项目结项作品展演的整理和推广工作,11位各分院主管科研院长负责召集一线教师策划、组织项目的创意和选题,帮助凝练艺术特色并找准申报角度,另有11名各分院配备的科研秘书老师协助申报主体做好与管理部门的衔接工作和项目申报材料完整度的检查工作,基本做到逐层逐级落实到位。
二、管理辅导与项目辅导并行
吉林艺术学院科研产业处和计划财务处分别设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管理专员,负责指导项目申报的相关环节。2014年起,科研产业处在每年艺术基金项目的申报时段都会精编印刷配有批注的申报指南解读手册;2015年起,针对艺术基金网络申报平台的特点和教师们阅读习惯编撰H5微信链接推广“网上申报有一手”;2018年起,科研产业处制作发布了辅导材料“9字9词——盯紧国家艺术基金各类别资助项目的关注重点”,并专程到各分院讲解。校配国家艺术基金财务管理专员每年对拟申报人员项目预算的编撰,提交所需的各项证明材料以及项目运行时的支出和报销等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并在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调查撰写中予以帮助。
严把质量关,做到项目申报孵化一批、筛选一批、打造一批。每年申报前夕,由学校校长、主管副校长亲自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为本年度项目的资助重点,和各单位的申报意向进行详细解读和引导,对各分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出明确要求,各分院院长及主管科研副院长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开展项目的筹划工作,并对部分缺乏经验的拟申报人员进行深入指导,对具有一定潜质的项目进行孵化。项目申报中期,各分院组织领导及系主任以上专家对本年度、本单位拟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出质量较好、可行性强的项目形成汇总表提交至学校,学校根据各分院提交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由校长、主管副校长牵头,聘请艺术顾问和学术骨干组成专家委员会,专程听取各分院提交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逐一提出修改意见,对于部分大型项目,尤其是大型舞台艺术、传播交流推广、人才培养三个类别的项目予以特别关注,在项目原有基础上再次拔高,并于国家艺术基金限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听取最终修改结果的汇报。
除以上五轮申报项目辅导会议外,在拟申报人员听取修改意见后,各分院还邀请学校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专员到本单位就项目申报材料等自身存在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力争项目申报书在论证环节做到“意义深远、清晰简练、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在方案实施环节做到“保障艺术质量、实施安排合理”,在项目预算环节做到“执行财政标准、按实施步骤发生”,最后于申报截止前,学校对邮寄材料的完整度进行逐一检查,确认不缺少必备材料后,按照以国家艺术基金不同类别对应的不同颜色的项目包装袋,封装寄送。
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对进入复评的项目开展模拟答辩,组成校内评审专家小组,项目组汇报内容和答疑时间完全模拟答辩要求,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判和梳理,答辩针对性强,要求高,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答辩团队对问题的把握和答辩思路的理清。近三年,我校获得立项支持的数量占进入复评总数约84%,远远优于基金近年来复评淘汰概率的平均值,这得益于以校领导牵头的模拟答辩工作和项目组精心准备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与校级科研项目的联动
吉林艺术学院校级科研创作立项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冲刺国家级艺术创作立项、奖项的孵化器,“修改提升原有项目、组织抓好新立项目、规划打造未来项目”是学校开展校级科研项目工作的基本准则。吉林艺术学院校级科研立项目前分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应用开发三类,涵盖了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下划分的各个艺术品种,组织机构由学校主管科研副校长为负责人,科研产业处整体协调部署,以2018年为例,吉林艺术学院校级科研立项共申报88项,同年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申报资助项目85项,可见大多数申报校级科研立项的人员同样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而校级立项的开展往往始于该年度学期初,早于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周期的开始达3至5个月,同样历经各分院领导及系主任以上专家的初评后,再经学校组织的学术委员会听取负责人答辩并现场打分,最终挑选出导向正确、艺术水准较高、可实施性较强的项目予以资助。在评审过程中,评委参照的打分依据基于项目负责人提交的申报内容及附件材料,包括结项时的验收标准等,都与国家艺术基金的相关文件要求相契合,在借鉴国家艺术基金申报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校级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为校级科研项目转化、冲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植根于本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牢牢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双百方针,立足吉林省,横向比对各省各地区文艺创作发展优势,借鉴学习各申报主体成功申报和项目运行的经验。五年来,吉林艺术学院依托吉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施以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创作作品的核心文化支撑,并将整个创作过程融入常态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截至2018年度吉林艺术学院获批立项的全部44个项目中,有30项是以东北地域文化题材为主线进行研究创作,占比达68%,其中以长白山文化为题材的项目有14项,占比32%,如《大美长白——长白山题材油画作品巡展》《长白山地域文化下的纤维艺术人才培养》《我爱长白山组歌》等;以弘扬抗联文化精神为题材的项目有4项,占比9%,如小剧场戏剧《南门客栈》、合唱《抗联颂》、油画《转战》等;以弘扬冰雪文化为题材的项目有4项,占比9%,如舞蹈《雪妞》《“幻雪”数字摄影作品展》、工艺美术《长白沃土塑山雪》等;另有其他具有东北文化属性的申报项目8项,占比18%,如舞蹈《微光》、油画《诗意的大地》、雕塑《老宅记忆》等。数据说明,吉林艺术学院从申报到立项,经过研磨、创作而最终获得支持,始终准确地把握本土文化特色,是取得目前成绩的重要措施。
反过来,我们从申报主体、项目负责人的策划和创作过程回顾吉艺人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这五年,客观地使一批青年教师在申报过程中得到历练和成长,他们中有的已经连续两次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有的创作成果获得了结项次年度的滚动资助,有的将自己的青年人才资助项目成果实施到基金资助的大型项目中,有的已经在人才培养、传播交流推广等重点项目中担当负责人角色。从吉林艺术学院目前获助的44个项目题材分析,大概可分为成果加工和目标创作两个方面:
1.成果加工是指申报主体或项目负责人在日积月累的创作过程中,将相对成型、适合申报的代表作品通过修改、加工、提升后进行申报。
2013年吉林艺术学院刚刚结束的第17届艺术节,为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获得立项资助的舞蹈作品《乡音》就是由舞蹈学院青年教师金妮在阶段性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借艺术节的舞台瓜熟蒂落,而作品状态刚好满足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作品中小型剧目的资助类别要求,进而获得立项资助。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大美长白》在获得资助前,其姊妹篇《情系长白》已经成功在北京举办展览,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时任省长巴音朝鲁都莅临观看了展览,并对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主体组织筹备的这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展览予以了高度评价,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前期,确定由郭春方校长亲自挂帅担任项目负责人,领衔国内顶尖的吉林籍美术家携其代表作品以“大美长白”为题组织申报并获得立项资助,展览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春等地重要展馆举办7次,项目团队将吉林籍美术作品和吉林文化推向全国。设计学院的青年教师宋海峰是我校纤维艺术专业的骨干教师,是《从洛桑到北京——中国纤维艺术作品巡展》的主要成员,他将此次申报的纤维艺术创作冠以“长白山地域文化下”的选材范畴,以纤维艺术形式为载体,以弘扬长白文化朝多渠道、多方式推广为目的,将过往创作的经典案例作为佐证支撑,连同精心设计的巨幅长白山天池草图一并报送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成功,成为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批资助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同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仍然要求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表现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时代进步为主题,要求申报作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随着申报指南2.0版本的发布,全国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近成倍增长趋势,吉林艺术学院本年度申报提交12项,获得资助5项,其中戏剧影视学院选送的陈晓峰导演作品《南门客栈》成为全国首部资助的小剧场话剧项目,该剧以东北抗联时期故事为题材,通过对一些“小人物”在大是大非前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各阶层抗日民众的刻画,用诙谐幽默的戏剧语言引领观众将历史一角笑看,既向全国展示了戏剧创作和展演的不俗实力,又使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到真实的东北文化历史,《南门客栈》的故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国巡演50余场,获得了田汉戏剧奖一等奖、长白山文艺奖、中国校园戏剧节最受观众喜爱剧目、文化部2017年优秀小剧场剧目等多个奖项。本年度获得资助的另外4个项目包括刘兆武院长的《长白日记》、孙昌武老师的《乡间长白》、陈吉风校长《我爱长白山组歌》以及蒋霞老师的《长白山地域文化下纤维艺术人才培养》都是主打长白山地域文化符号,按照国家艺术基金所倡导的遵循双百方针,打造内涵丰厚、笔触生动、旋律优美的艺术作品而获得立项资助。
2.目标创作是指在原有成果创作经验基础上,针对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范围有的放矢,历时一至两年以上潜心打造的艺术作品。
从2016年开始,基金申报指南的资助范围中明确指出了本年度的资助重点,其中2016年重点资助重大现实题材项目,本年度我校获得资助的12个项目中,王建国教授《诗意的大地》、刘大明教授《金色稻田》、刘君教授《醉夕阳》、左刚教授《转战》、于兵教授《长白胜境》等五部作品同为国家艺术基金唯一一年资助的美术创作类项目,从项目名称不难窥探作品构思创意,都是以美术绘画的艺术行为植根于现实题材、彰显时代的变化带来的人文环境的变化,以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讴歌生活、歌颂时代。2017年重点资助戏曲、民族艺术样式和现实题材项目,本年度吉林艺术学院成为全国立项数最多的申报单位,由戏曲学院策划的《京剧杨派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在本年度立项实施,专家们严谨有序的教学部署、学员们一丝不苟的钻研态度使项目在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除此之外,如穆瑞鹰老师的群舞《金达莱》、郭昱峰老师的工艺美术作品汉字字体设计项目、赵申申老师的抗战老兵题材摄影项目等都收到了评委们的一致欢迎,2018年立项资助的大型民族神话交响诗剧《大爱长白》于近日刚刚落下帷幕,该项目由音乐学院郑艺院长牵头负责并担任文学创意、杰出校友著名作曲家王丹红作曲、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洪侠执棒,用音乐讲述了一个唯美感人的中国故事,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愿景的崇尚追求,进而折射出华夏民族天地仁爱、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项目从创意、撰稿、作曲到排练、演出一气呵成,到目前已巡演8场,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跟踪报道和业内知名专家们的好评。当然,目标创作除了剑指国家艺术基金发布的年度资助重点范围之外,还包括广大教师倾心打造的政治导向过硬、艺术水准精深、内容特色鲜明的其他项目,如小品《梦回远山》《地下铁》《大门难出》等等,2018年立项实施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青春正能量——优秀小剧场话剧校园巡演》正是找准自身特色优势,整合近年来创作排演的几部优秀小剧场话剧作品在全国多省市进行巡演,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王俭老师在该项目中期检查答辩时这样点评:“吉林艺术学院小剧场话剧是近年来杀出的一匹黑马,不只是在高校,在整个话剧界都有很好的口碑,这与多年的积淀有关,与时刻研磨修改有关,祝贺吉林艺术学院!”的确如此,正如国家艺术基金要求的那样,吉林艺术学院的许多项目,就是在不断的展览、演出中持续地通过研讨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办法、提升新高度的。我校以目标创作的方式最后获得资助的项目还有一部分,是申报主体或主创团队善于抓住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文旅交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政策的研读和把控较为准确,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油画结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写意油画”等等,正是得益于领导人的开阔视野和指出的发展路径,使我校很多项目负责人有了新的创作动机和方向,较为典型的有声乐组曲《松花江上》、工艺美术《长白沃土塑山雪》《北方写意性油画人才培养》和《幻雪——数字摄影作品展》等等,这些项目主创人员的创作思路紧跟时代发展,能够掌握一定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策划、创作最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所需的艺术作品,已然成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专家。
五年来,我们在积累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实施经验的同时,其创作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亦是接连不断。吉林艺术学院2014年至2017年提交项目总数量年均50.5项,2016年、2017年各提交71项,2018年提交85项其结果尚未公示,数据得出,吉林艺术学院具备申报能力的成果储备数量约为75.6项,最近三年年均立项数12项,年均立项率约16%,那么其他的84%的项目申报失利的原因必定是吉艺人需要正确面对的严峻问题。前面说到吉林艺术学院关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辅导工作不可谓不细致,除了个别缺乏经验、带有试探性质的青创项目以外,多数项目申报前期所达到的综合条件其实都在伯仲之间,很多项目都是同样优秀的艺术创作项目,如果都能换位思考,从艺术基金的视角出发,可能就在一些细小环节的修缮、细小观点的扭转上,就可以大大提升获得资助的概率,然而,获得资助的项目一定是吉林艺术学院科研创作的优秀成果,但不代表它是吉艺科研创作史上最突出的成果,最多算是最突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换言之未能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中亦不乏精品力作,这些创作项目同样在展演过程中得到了主流媒体的重点关注和业内知名专家以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立足本土文化,积极传承发扬并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经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吉林艺术学院的科研创作水平推向国内一流是每个吉艺人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因如此,吉艺的创作步伐始终在向更高远攀登。2018年9月,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玉米大地》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扶持文艺项目,该项目特别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任编剧、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任总导演。11月26日,学校召开首次创作研讨会,王俊杰副校长亲自给各单位布置任务。《玉米大地》主创团队是吉林艺术学院十三五期间培养起来的一批骨干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重点关注和导演的带领下,经过努力,在2019年3月将完成舞剧所需的所有前期工作,并于5月进入到舞剧片段的录制、宣传片和印刷品的制作阶段,并准备申报6月份开始的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的申报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下,相信舞剧《玉米大地》日后定会在国内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校艺术发展史上的靓丽一笔。
吉林艺术学院是综合型艺术类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彰显综合优势,在此仅以一部小型舞蹈作品为例,我们在国家艺术基金同类项目申报主体的竞争优势就体现在舞蹈作品所需音乐,专门约请音乐学院作曲系老师参与到团队中,音频的输出环节由新媒体学院数字音频工作室采样编辑,彻底告别MP3背景音乐播放的时代。同样舞蹈演员的服装由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参与设计制作,舞蹈演出前由舞美专业师生联袂对演出道具、灯光色调等给出合理建议,最后在国家艺术基金申报要求下提交完整视频环节,由学校摄制及后期校色专业团队负责。最终项目申报提交的资料本身,已经是具备着综合竞争优势的艺术作品,力争做到在盲审时数以万计的提交项目中脱颖而出。“融合”是一件好事,但融得“恰到好处”是一件难事!要做到真正合理地分配资源,努力尝试以己之力给主创人启发,进而使作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升华。在这种趋于良性循环的创作土壤里,我们有理由相信,遵照客观艺术规律,再经过一个创作周期,吉林艺术学院还将涌现出更多的艺术创作作品,源源不断地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申报中有更多斩获。
吉林艺术学院的基金工作在五年的锻炼中虽然取得了一点经验,但较国内一流的艺术高校和院团间还有一定距离。在过去的2017年,我校获得资助项目15项,与清华大学和四川美院并列全国所有申报主体第一位,但仅仅获得资助375万元资助,2018年我们重点冲击大型项目,最终获批数量减少至9项,获助金额提升至410万,然而同年,清华美院获得资助多达21项,接近我校五年立项数总和的一半,上海音乐学院获得资助的11个项目共斩获1300余万元位居全国之首,接近我校五年获助1405万的总和,另外,我校还有很多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到目前还没有获得过基金立项支持,这些单位同样对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工作格外重视。但由于专业方向有其特殊性,多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或多或少不能满足国家艺术基金对其资助项目属性隶属范畴的要求,因此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作中确有一定困难存在,但只要能跟紧学校相关工作的部署,广泛动员本单位教职员工端正态度,寻找角度,加大精力投入,也一定会在日后的申报工作中开花结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正确指引下,在吉林艺术学院领导的带领、各职能部门的协助、科研产业处主抓及各分院的具体配合下,在全国各申报单位、各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下,吉艺人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文艺讲话精神教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认真学习,借鉴同类高校、文艺院团的项目申报实施经验,争取有更多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同时为推动地方文化艺术创作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