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课程资源开发探析
2018-01-30
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徐继存,段兆兵,陈琼,2002)。从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看,旅游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教师应结合多版本的教材,使教材内容科学化、系统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看,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的专业,教师应挖掘多主体特色资源,使教学过程技能化、特长化;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旅游专业是一个立体性的专业,教师应利用多样化区域资源,使学生参与社会化、职业化的活动。
一、多版本旅游教材的整合
(一)恰当地重组教材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进行旅游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重组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目前导游基础知识教材有多个版本,笔者所在学校主要使用的是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导游基础知识》。笔者以为,该教材中对基督教内容的介绍稍显零乱,不利于中职学生构建知识,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组。在研究多版本教材后,重组的结构如下: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2.基督教的流派与传播;3.基督教的人口与分布;4.基督教的经典与标志;5.基督教的节日与建筑;6.基督教的礼仪与禁忌。经过笔者的调整,做到了各部分紧密关联,各知识点层层递进、符合逻辑,使内容更加严谨,且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从而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巧妙地充实教材
教材的滞后性和编者的局限性,要求教师对所用教材适时进行巧妙地充实,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在《主要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的“人口及分布”教学中,考虑到所用数据是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时效性较差,因此笔者进行了更新,改用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壮族和维吾尔族也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对这两个少数民族的介绍,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多主体特色资源的利用
(一)教师手艺成资源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因此,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笔者曾经利用两年时间专门拜师学习常熟花边的制作技艺,并给中职二年级导游班学生开设了10课时的常熟花边课程。通过一个月的用心学习,很多学生已能掌握基本的针法。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应该重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使其成为学生今后求职的敲门砖。
(二)学生特长化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教师也要适当向学生“学习”,并在日常教学中化学生为资源;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课程资源。比如有位学生的家长曾去日本进修茶道,该学生深受感染。笔者在教授相关内容时,专门开辟了“茶道”一栏,通过请该学生亲身展示,让其他学生真正走进茶文化,化理论为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校特色变资源
常熟市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坚持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两条腿走路,尤其是在家庭服务教育培训方面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比如:2017年,在常熟市人社局的关心下,组织开展了初中高级病患护理员、初中高级育婴师、初中高级中西式面点师、初中高级中西式烹饪师、初中高级美容师的培训和考证工作。笔者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及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服务游客增加了一技之长。
三、多元化区域资源的配置
(一)巧借综合课程开发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区域资源。以虞山文化课程资源为例,我校借用了江苏省常熟中学配合省课程基地开发的《虞山文化读本》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当今社会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既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又契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资源。而具有鲜明特点的地方资源正是一座综合课程资源的宝库,教师在挖掘这座宝库时,要与旅游专业紧密结合,发挥资源最大的效用。
(二)巧借大型活动开发资源
2016年,常熟市成功举办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我校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学生从中了解到,常熟除了尚湖、沙家浜,还有许多湿地,比如刚刚获批为省级湿地公园的常熟泥仓溇湿地公园。笔者带领学生参观该湿地公园,注重课程资源开发,加深学生体验。
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活动,比如论文写作、导游词讲解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对社会需求有所了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三)巧借地方文化开发资源
休闲、慢生活、慢旅游已成为常熟旅游转型的重要标志,无处不在的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除兴福寺、三峰寺等寺庙与禅茶有着极深的渊源外,如今,在虞山之巅、尚湖之畔、园林之中、公园之内,都有特色茶楼,许多游客是慕常熟茶之名而来。因此,笔者及时将此特色地方文化开发成课程资源,每学期带领所教班级学生到有特色的茶楼去深度体验。在茶楼,除了喝茶,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景点的导游词讲解学习,寓教于乐,效果显著。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给旅游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课程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进而推动学生传播、弘扬和传承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