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对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

2018-01-30黄日新刘舜莉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广东广州51066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宫腔球囊医疗器械

黄日新 刘舜莉 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 (广东 广州 510663)

内容提要: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对产品设计开发的确认,是为证明所设计的产品安全并且满足预期用途而开展的活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第一类产品备案、第二类及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时均需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临床评价资料是注册申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若存在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可采用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分析的途径对申请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已存在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一次性使用子宫球囊支架的临床评价,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使读者更深刻理解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注册产品临床分析评价的意义。

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适用于子宫内外科手术之后的宫内放置,以减少子宫出血。根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为无菌形式提供的无源医疗器械,直接接触人体,使用时限为暂时使用,使用人体部位为腔道,产品类别归为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1.产品概述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术以及宫腔内手术操作的增多,宫腔内出血以及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周期性腹痛、月经异常、不孕和反复流产等,给女性带来身心痛苦,其中宫腔镜下实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容易出血且宫腔再粘连。子宫腔、子宫峡部等手术操作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仅为导致术后粘连和出血的发生。据统计,大约有90%的宫腔粘连和出血的患者都是由刮宫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性损伤、感染、组织缺氧以及异物等因素刺激。除此以外长期的腹膜透析、妇科疾病以及液体灌注等也可能引起盆腔和腹腔等发生粘连和出血。经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子宫内膜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使用节育器患者,容易出血过量,而使用药物止血治疗的患者容易宫腔再粘连。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的主要结构为导管、球囊和导管座,其中导管和球囊主要材料为硅胶。产品无菌使用,在子宫手术后将子宫支架放置于子宫内,产品特殊的“心形”结构更加贴合子宫的形状,在球囊充盈后能有效增加与子宫壁的接触面积,使子宫内壁受压均匀,能更好的抑制子宫出血,进而促进子宫内膜有规律的恢复生长,使子宫内膜有效修复,减少子宫炎症的并发,有效防止子宫再粘连的发生。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因其使用便捷,效果良好,获得临床广泛使用。

2.产品临床评价方式的选择

本次研究分析的一次性使用三角球囊子宫支架为筹备申请注册产品,经过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通过环氧乙烷灭菌达到无菌状态,能一次性使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杜绝可能会产生的感染问题,无药物不良反应,止血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医疗器械产品上市,需进行临床评价。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的医疗器械若存在已上市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可采用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分析的途径对申请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次研究的一次性使用三角球囊子宫支架已在国内上市多年。市面存在有美国库克公司、深圳益心达等多个上市已久的同品种产品,因此可判定本次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临床评价,可采用同品种临床使用数据安全性评价分析方式进行。

3.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的收集

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指导原则》的要求,临床试验或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可来自中国境内和/或境外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和合法获得的相应数据,包括临床文献数据、临床经验数据。注册申请人可依据产品的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中国知网CNKI符合指导原则要求,因此本次同品种产品临床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出的文献材料,文献由国内各著名杂志中收录;数据皆为临床试验后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临床数据(一)[1]

3.1.1 临床比对方法。将120例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宫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并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对照组患者单纯置入宫内节育器1枚。记录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宫腔粘连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有无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3.1.2 数据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3 临床比对结论。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宫腔粘连发生情况、术后子宫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配合球囊子宫支架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减少子宫出血,且安全简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3.2 临床数据(二)[2]

3.2.1 临床比对方法。选取应用子宫球囊支架止血处理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组,行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处理的3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预后(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术后1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

3.2.2 数据统计方法。数据选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3 临床比对结论。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止血时间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观察组止血率、子宫切除率、术后1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球囊子宫支架可有效治疗产后子宫出血,预后良好,可作为临床常规应用。

3.3 临床数据(三)[3]

3.3.1 临床比对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宫内节育器防止感染和人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再辅以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再粘连发生率、术后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情况。

3.3.2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3 临床比对结论。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宫腔再粘连,而观察组术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124.2±4.2)mL,对照组术后出血量为(202±4.7)mL,差异显著(P<0.05);此外,对照组在术后月经总恢复率64.29%(27/42),观察组术后月经总恢复率88.1%(37/42),差异显著(P<0.05)。以上可得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后再行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原始疗效,减轻术后宫腔粘连再发生率和减少术后出血量。

3.4 临床数据(四)[4]

3.4.1 临床比对方法。选取36例2011年6月~2015年11月在韶关市铁路医院子宫出血患者,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止血,观察组给予宫内放置球囊子宫支架止血,观察出血情况。

3.4.2 数据统计方法。数据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子宫切除率等数据用%表示,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的处理方式为χ2检验。平均止血时间、治疗后24h内出血量等数据用(±s)表示,均属于计量资料,采用的处理方式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3 临床比对结论。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后24h内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4h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可见对于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而言,在宫腔中放置球囊能够通过球囊的压迫作用,在短时间内将出血止住,对患者并发症影响较小且治疗经济性较高。

3.5 临床数据(五)[5]

3.5.1 临床比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于枣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宫腔粘连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球囊子宫支架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手术、节育器放置和人工周期治疗,球囊子宫支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球囊子宫支架,比较两组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术后出血量、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恢复率。

3.5.2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3 临床比对结论。球囊子宫支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子宫支架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常规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子宫支架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再粘连发生率为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子宫支架组月经恢复率高于常规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确切,可提高宫腔粘连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减少子宫出血,促进月经恢复。

3.6 临床数据(六)[6]

3.6.1 临床比对方法。选取宫腔粘连术患者2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粘连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21例患者在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研究组122例患者在术后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3.6.2数据统计方法。数据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6.3 临床比对结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更短、术后再粘连发生率更少,同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和宫腔深度增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球囊子宫支架放置于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控制患者宫腔术后再粘连情况发生,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临床数据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

通过临床文献数据的收集,所得6组的临床数据均按照一次性使用子宫球囊的使用要求应用在子宫出血的治疗,研究方法均采用与腔内放置节育器或使用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对照,统计方法均按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均可得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研究组优于放置节育器等对照组。由以上临床文献数据,可得临床子宫手术,在术后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可以有效地起到机械屏障以及支撑的功能,球囊外形呈“心”形,与子宫生理形态相似,支持宫腔边缘及双侧宫角的充分分离,在术后粘连高发期间置入球囊支架,可最大限度分离子宫内壁,并均衡子宫内壁所承受的压力,充盈的球囊有效地对子宫内壁施加压力,达到受压平衡,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避免子宫术后大量出血,且平衡压力利于子宫内膜有序修复,避免无序修复造成再粘连。临床子宫手术后使用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压迫面积广且易于监测止血效果的特点。且在研究过程中,球囊子宫支架研究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能高。因此经过临床文献数据的研究分析,一次性使用三角球囊子宫支架在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安全有效的进行止血。

5.结语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医疗器械的特征及风险选择正确、科学的临床评价方法,能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评估起到重要作用,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注册的效率。此次研究的一次性使用三角球囊子宫支架在适用范围、产品结构、性能指标等方面与已上市的同类型球囊子宫支架保持一致,采用同品种医疗器械进程使用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是最优、快捷、经济的有效途径[7]。

猜你喜欢

宫腔球囊医疗器械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