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效果
2018-01-30阿衣吐拉丁雪茹阿依苏丽丹阿不都瓦力
阿衣吐拉,丁雪茹,阿依苏丽丹·阿不都瓦力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监护中心(CCU),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心脏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普遍使用心肺复苏的方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但急救工作具有情况危急、病种与病情不一、不稳定等特点[1],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实施CCU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实施CCU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CCU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 年9月至2017年9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150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78例)男42例,女36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7±1.2)年;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为(47.76±10.92)岁;对照组(72例)男39例,女33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2.9±1.6)年;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47.89±10.26)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巡逻病房,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实时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并对患者进行用药和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CCU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在患者住院前带领患者及患者家属熟悉病房,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从而增强治疗信心,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③定期集中CCU患者,让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④认真倾听并了解患者需求,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和用药的全过程。⑤拓展患者的娱乐活动时间。⑥定期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问卷方式调查[2-3]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偏执状况,每项满分10 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指数(4.1±0.8)分,焦虑指数(3.3±0.6)分,人际关系敏感度(2.7±0.5)分,偏执状况(3.6±1.6)分;对照组患者抑郁指数(7.9±1.6)分,焦虑指数(6.7±0.9)分,人际关系敏感度(6.9±1.2)分,偏执状况(6.6±0.8)分,由此可知,研究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非常满意41 例,满意3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7%;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37例,不满意20例,护理满意度为72.2%,由此可知,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心脏骤停是十分凶险的病症,患者心脏骤停后会出现多脏器、多系统缺血缺氧等症状,造成脏器损伤[4]。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脑细胞,预防心脑细胞缺氧性坏死,但在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患者易出现疼痛和损伤的情况,加上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心肺复苏后的康复。实施CCU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脏骤停带来的影响,提升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指数、人际关系敏感度、偏执状况,护理满意度为98.72%,均优于对照组,表明CCU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等心理问题,减小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原因:①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前带领患者及患者家属熟悉病房和病友,增加患者之间的了解与认识,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②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式,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③护理人员定期集中CCU患者,使患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分散治疗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④护理人员认真倾听和解答患者疑问,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治疗和用药的全过程,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度。⑤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娱乐活动等方式有效拓展患者的娱乐活动时间,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⑥定期培训和考核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力度,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5]。
综上所述,CCU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CCU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使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促进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