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的护理进展
2018-01-30杨清花刘晓娟
杨清花 刘晓娟
伴随着我国医学和新生儿医学全面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但是,早产儿由于胃肠内部发育不成熟出现的吸吮吞咽反射较弱的问题依旧较为严重,基于此,医护人员要积极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要想合理性判定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就要按照判定标准对早产儿进行合理性的判定和分析,建立科学化喂养耐受性护理管理机制,确保营养充足且均衡,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医护部门之所以要提高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护理,不仅仅是因为其会对患儿身体造成影响,也会对后续干预护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严重影响。
1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机理
Cook,R.C.Blinman,T.A.在对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提出了相应的几个指标[1]。
(1)早产儿出现了多次喂养后呕吐的现象,次数在每天3次以上。
(2)早产儿腹胀问题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且24个小时内腹部尺寸增加1.5 cm以上。
(3)早产儿胃内残余量超过喂食喂入量的30%以上,并且胃内部有咖啡样残余物。
(4)早产儿出现了2次以上的禁食。
(5)在出生第2周的喂食量在每次8 ml/kg以下[2]。
2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护理的病因
造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婴儿本身的胃肠道发育还不成熟,因为胎龄较小,加之在哺乳期需要应用氨茶碱,或者是母体开奶时间较晚,都会造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制约早产儿生长发育[3]。需要注意的是,氨茶碱本身就有松弛支气管以及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这就会使得患儿胃肠蠕动速率降低[4]。最重要的是,氨茶碱也会对患儿的胃肠产生异常刺激,会造成恶心甚至呕吐的现象,因为患儿不能正常进食,就会造成耐受性受损,影响患儿胃肠功能。基于此,母体早开奶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5]。
3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护理的路径
3.1 优化母乳喂养
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护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母乳喂养的及时性,基于此,为了有效完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干预护理,医护人员要合理性辅助早产儿进食母乳强化剂,其中富含蛋白质以及钙元素、磷元素、碳水化合物等,并且具备一定量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能有效弥补单一化母乳喂养存在的不足,并且保证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干预护理的实际效果。
3.2 优化微量喂养
在早产儿出生的第一天,为了保证干预护理工作的合理性,要优化常规性喂养处理,利用输液泵行持续或者是间歇性输注法,借助胃管输注稀释的方式就能合理性维护干预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要保证每小时在0.5 ml/kg~1.0 ml/kg,连续进行5~10天。相关医护人员要开展系统化的临床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工作并不会加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病情,相反,能有效减少食物刺激胃肠道的问题,避免患儿出现肠道黏膜萎缩的问题[6]。
3.3 优化管饲喂养
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工作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其干预护理的水平,就要对不同喂养阶段进行统筹管控和系统化处理,确保能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处理。其中,间歇持续输注法就是利用输液泵行集中输注,一般要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2小时,要结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实际情况予以判断和分析,并且要间隔1~4小时进行输注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持续性输注法的应用,要连续20~24小时完成输液泵输注喂养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干预护理的根本水平。相关学者分析,借助VLBW对患儿进行三种不同喂养方法的应用和观察后发现,间歇持续鼻饲喂养能保证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下降,并且能有效达到患儿胃肠营养时间,确保黄疸时间能有效减少。
另外,在间歇持续输注法应用的过程中,间歇性鼻饲喂养无论是食管内反流问题还是食物残留问题都低于常规化鼻饲。但是,需要相关干预护理人员对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予以判定和分析,优化具体问题处理效果,确保能综合提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首先,要保证每次微量输液泵的喂养时间都能控制在45~60分钟。其次,在间歇性鼻饲喂养工作中,要抬高患儿的上半身,保持在30°~45°,并且采取右侧卧位的方式。再次,要保证间歇性鼻饲操作过程处于无菌操作,强化具体护理流程,并且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具体操作。最后,在间歇性鼻饲喂养开始前,要集中监测患儿的残余奶量,将其直接计入饲养份额,避免出现胃液丢失问题[7]。
除此之外,利用微量泵行十二指肠饲喂的方式也能有一定的成效,能科学化减少患儿的胃胀问题以及胃食管反流现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儿吸收障碍以及胃排空迟缓的问题,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也具有应用价值[8]。
3.4 优化药物管理
目前,在干预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过程中,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具有较为合理的应用效果。对于喂养较为困难的患儿,其自身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低,使得患儿自己进行胃排空的效率下降,而利用小剂量红霉素能有效促进胃动素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助力患儿加快胃排空,并且合理性促进患儿食管收缩,有效增加下段食管括约肌的运动压力,并且保证胃窦收缩频率增强,为患儿胃窦和十二指肠功能协调性优化奠定基础,也为近端胃活动效率的增大提供保障。正是借助小剂量的红霉素,能合理性改善患儿胃部潴留问题,减少患儿频繁呕吐的频率,其基础剂量要控制在每天3~5 ml/kg。
另外,要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为患儿造成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刺激,有效调动患儿形成吸吮反射,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患儿口腔迷走神经的兴奋程度,使得患儿体内的胃液素、胰岛素以及胃动素都能提高分泌效率,并且保证胃肠蠕动更加完整和连续,加快患儿胃排空的效率,提高临床状态改善效果。利用非营养吸吮要将鼻饲方式转为经口喂养,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吸吮治疗工作中,也要对肠胃管理成功率予以合理性控制,有效减少静脉营养管理水平,维护安全和实用效果[9]。
除此之外,要合理性整合药物干预控制工作,微生态制剂铬酸梭菌能有效加速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合理性分泌消化酶,能一定程度上优化早产儿消化吸收,保证肠道正常菌群效果更好。相关研究显示,在利用口服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行合理性治疗。具体如下:(1)酪酸梭菌散剂联合四磨汤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维护治疗水平。(2)借助益生菌金双歧也能合理性改善早产儿胃肠动力情况,能合理性减少胃食管反流发生效果,避免反流对早产儿产生影响。在喂奶工作开始前,要利用30分钟行合理性鼻饲处理和口服潘立酮处理,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10]。
3.5 整合体位管理
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工作开展进程中,要合理性改善传统仰卧位,避免患儿出现不安全感,有效减少患儿容易烦躁的情绪[11]。目前,较为有效的就是鸟巢式卧位处理,能合理性增加患儿边界感和安全感,提高头手交互效果,维护生命体征稳定性,具体的体位结构就是头高脚低,抬高患儿上半身和右侧位,有效提高患儿消化吸收效果,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效果,实现最佳体位治疗水平。喂奶结束后,要将患儿的头部抬高15°~30°,保证右侧卧位能控制在30分钟,避免患儿异常呕吐[12]。
除此之外,要有效进行抚触管理,这种方式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迷走神经活性,保证患儿体位胃肠活动得以优化增强。相关人员对患儿行科学化腹部处理,能提高患儿的胃肠蠕动效率,保证胃肠功能得以有效管理。
3.6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在干预处理工作中,要对患儿进行常规化护理,利用温箱进行保暖,保证合理性体位的同时,对患儿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予以管控,避免感染或者是出血的问题,维护呼吸循环支持效果。在应用鸟巢式处理方式集中促进胃排空效果,避免反流问题。并且,在患儿出生后5~7天将饲喂量控制在每天20毫升,喂奶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的基本水平[13]。
4 结论
总而言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合并症,主要是因为早产儿胎龄较小,出生体质量不高,加之患儿出生后胃肠消化系统发育存在不成熟的问题,完善吸吮能力。多数患儿主要表现为腹胀和呕吐等,合理性提高症状效果更加有效,提高喂养指导水平,利用早期微量喂养工作也能有效提高胃肠激素释放作用,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借助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尽早从饲喂转变为经口喂养,提高患儿胃部消化水平,减少胃内潴留量优化体位护理,避免患儿呕吐情况加剧。在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过程中,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水平,促进吸吮反射逐渐成熟,也为后续干预护理工作安全性和适应性提升奠定基础,为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