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终正寝”考辩
2018-01-30张君蕊
□张君蕊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文化传播系,河南 郑州 461454)
“寿终正寝”是中国人表达人或事物走向终点的常用喻词。但是,“寿终正寝”之“正寝”是指何处?正寝究竟是一栋建筑、还是一栋建筑中的某一间,正寝在什么位置、又是什么样的建筑形制呢?为何要寿终必须在正寝呢?
一、各权威辞典的“正寝”释义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民国七十九年版《中文大辞典》仅有“寝”,曰“庙之后半曰寝”。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古代汉语词典》“寝”的解释有三:“一、寝宫,卧室;二、特指古代宗庙的后殿,放置祖先衣冠;三、特指古帝王陵墓上的正殿、寝宫。”中华书局2000年版《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解释基本与以上相同,释文一稍有不同之处是“寝宫”改为“内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辞海》释作:“内堂,卧室;如正寝、内寝。”“寿终正寝”一词中对“正寝”的解释是“住宅的正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辞源》解释为“泛指居屋之正室”,“后世称年老病死于家中为寿终正寝,本此。”以上辞典皆无专门对“正寝”一词作出解释。
唯有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载有“正寝”一词,释曰:“即路寝。古代帝王诸侯治事的宫室。”另载有“路寝”一词:“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
以上各权威辞典对“正寝”的解释大同小异,但都不完整,也不确切。
二、“正寝”一词的出处
“正寝”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公薨于路寝。路寝者何?正寝也。”[1]《春秋榖梁传》记载:“寝疾居正寝,正也。”[2]正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建筑、什么级别的建筑?何人才能有资格居住在正寝呢?正寝究竟是理政的地方?还是休息宴乐之所,或是祭祀之处呢?“正寝”一名,典籍并不多用,先秦时期文献对正寝的记载多用“路寝”、“大寝”之名。例如:《尚书·顾命》云:“成王崩于路寝。”[3]《诗·鲁颂·閟宫》云:“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毛传》清楚明白地对路寢作了解释:“路寝,正寝也。”[3]《周礼·夏官·大仆》云“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郑玄对大寝也作了明白的解释:“大寝,路寝。”[4]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宫室皆称寝,《尔雅·释宫》云:“宮謂之室,室謂之宮。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5]对庙和寝的建筑形制作了很明确的区别。为何把宫称为寝呢?《释名·释宫室》云:“寝也,所寝息也。”[6]所以,先秦典籍中记载的“路寝”就是指王宫中最大的宫殿。
三、正寝的形制
先秦时期路寝形制如何,至今尚无考古实证,只能通过文献考证。
(一)天子正寝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寝的形制除了高低、长宽、阶数、大门数量等方面有固定的等级礼数之外,其建筑结构基本一致。据聂崇义《三礼图》与江永《乡党图考》的考证,以天子之寝为例,整个寝宫有五道大门:皋、库、雉、应、路。路门,就是路寝的大门,天子和后的寝宫都在路门之内。天子六寝为一个大院,坐北朝南,位于整个寝宫的前半部,王后的六寝在天子六寝之后。路寝在六寝中规模最大,位置最前,有大门且有相对独立的院子。
正寝大门的东西两侧连接有屋,分别称为东西塾;主人、宾客分别走阼阶、宾阶进入堂(相当于客厅);即正堂,亦称中堂;厅之北半正中曰室,室之左右是东西房;东房北墙之下有北阶,以便主人出入他寝。堂的东西侧各有一道墙,此墙与宫室壁之间形成夹隙,夹隙一分为二为夹室和箱,箱在南,夹在北。正堂前有东西两台阶,东阶又称阼阶,西阶又称宾阶;按古礼制,入正寝,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
堂是会客、宴饮、行吉凶礼之处,是公共之地;室乃寝息、斋戒之所,是私密之地。所以《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不尊敬子路。孔子说“仲由升堂了,没有入室”,孔子在此借用了正寝建筑的形制来比喻子路的修养学问已达正大高明之域,尚未深入精微之奥。成语“登堂入室”即源于此。
(二)诸侯、卿大夫、士之正寝
以《仪礼》考之,诸侯、卿大夫、士之寝与天子之寝的建筑形状与房间布局基本相同。
诸侯之寝:《燕礼》记载了诸侯在正寝设宴招待客人的礼仪,其中详细描写了诸侯寝的结构:“膳宰具官馔于寝东”,寝,郑注“路寝”。则诸侯亦有路寝。“公降立于阼阶,宾升自西阶”,“宾立于序内”;[7]《聘礼》“堂上八豆”,“宾负右房而立”。[7]《仪礼》文中的“堂”指的是正寝的正堂,大约相当于今天农村砖瓦结构房屋的堂屋,也就是客厅;进入正寝有东、西两个台阶,主人走东阶,客人、下属走西阶。堂屋的左右两侧的房间是西屋和东屋,“右房”就是西屋,“左房”就是东屋。
大夫、士之寝:《乡饮酒礼》“主人阼阶上再拜,宾西阶上答拜”,[7]《乡射礼》“胜者升堂”,“醢出自东房”;[7]《士丧礼》“亲者在室。众妇人户外,众兄弟堂下”,[7]都详细描绘了士的正寝形制,“阼阶、西阶、堂、东房、室”等系列正寝建筑的词语,明白地说明了大夫与士的正寝大致结构,与诸侯、大夫之正寝的房间布局无差别。
(三)寝制的等差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寝的数量、建筑高低、台阶数量有等差。天子六寝,诸侯三寝,卿大夫、士二寝。《周礼·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郑玄注:“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贾公彦疏:“天子六寝,则诸侯当三寝,亦路寝一,燕寝一,侧寝一。”[5]陈祥道《礼书》云:“卿大夫、士二寝。”[8]胡培翚《仪礼正义》云:“正寝之一,天子至士所不殊,惟燕寝有隆杀耳。”[9]燕寝即小寝,燕寝,相对正寝而言;小寝,相对于路寝而言之。路寝治事,在前;小寝燕息,在后。《礼记·玉藻》:“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10]由此可以明确:路寝是主人治理政事和公事的地方,在所有寝宫的最前面;小寝在路寝的后面,是主人举行私人宴会和休息的地方。
四、正寝的用途
按照目前所能见到的出图文献和传世文献记载,春秋、秦汉的宫殿形制就有很严格的建制。路寝不仅是处理政务、正式宴饮、举行吉凶礼仪式的地点,也是主人祭祀、丧葬、疾病时斋戒的居所。《既夕礼·记》云:“士处適寝,有疾,疾者斋。”郑玄注:“将有疾,乃寝于適室。正情性也,適寝者,不斋不居其室。”[7]《大戴礼记·盛徳》也有明文:“天子之路寝也,不斋不居其屋。”[11]按照古代礼制,凡是有祭祀、患疾、丧葬等事,主人必须斋戒一段时间。按照身份地位等级不同,斋戒的时间也不相同。总言之,正寝,也就是路寝,是主人遇到祭祀、患疾、丧葬时居住的地方。
路寝的作用之一还在于:它是主人寿终之地。成语“寿终正寝”就源于此。《春秋》微言大义,作为信史,明文记载“公薨于路寝”者有:庄公、宣公和成公。“僖公薨于小寝”,《左传》讽曰“即安也”;“昭公薨于乾侯”,《左氏》云“失其所也”。对路寝是主人寿终之地,《榖梁传》也有明确的说法,《春秋》“文公薨于台下、襄公薨于楚宫、定公薨于高寝”,《榖梁》云“非正也”,可与《左传》互证。
路寝是主人的寿终之地,《礼记》也有详细的记载,《丧大记》云:“君、夫人卒于路寝。大夫、世妇卒于適寝。士、之妻皆死于寝。”郑玄的注解非常清晰明白:“言死必于正处也。君谓之路寝,大夫谓之適寝,士或谓之適室。”[10]
五、寿终正寝的过程
主人是怎样寿终正寝的呢?确切地讲,按照《仪礼》《礼记》关于丧礼的记载,主人从疾病到气绝以及殡之前,所有事宜都是在正寝。《士丧礼》云“死于適室”,適室即正室,是主人主妇所居之处。郑玄对正室的结构作更详细地解释:“適室,正寝之室也。疾时处北墉(墉,墙也)下,死而迁之当牖(牖,南窗)下。”[7]意思是当主人疾病时,头朝东靠北墙而卧;气绝之后,头朝南躺在南窗下。主人从气绝到殡之前,沐浴、饭含、穿寿衣等事宜,在正寝的正室进行。死者入殓进棺之后,才将棺放置在正寝的正堂的正中间位置,宾客在这里与死者哭丧告别,这一阶段称为“奠”,人们所谓的吊丧、奠拜等事宜,都是在正寝的正堂举行。
六、结语
寝制随历史变迁而变化,但男主斋戒和寿终之地在正寝这一礼制,正史文献的记载可沿袭到宋代,《宋史》孙奭“疾甚,徙正寝,曰:无令我死妇人之手。”[12]主人为何必须寿终于正寝呢?各家泛泛而谈,大同小异。实际上要追溯到先秦的丧葬礼制:正寝是主人主持政事、接待贵宾的所在,也是权力象征所在。《既夕礼》云“男子不绝於妇人之手”,郑玄云“君子重终,为其相亵”。窃以为林之竒《尚书全解》中引唐赵伯循的一段话说的较为完备,“公必薨于正寝,以就公卿也。大位,奸之窥也;危病,邪之伺也;若蔽于隐,是使小人、女子得行其志也。故宗嗣素定之,兵权散主之,闺门严饰之。小人女子,不尸重任;贤良受托,鼎足交辅;则篡弑之祸曷由而至哉。”[13]
参考文献:
[1]春秋公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43.
[2]春秋榖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49.
[3]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38.616.
[4]彭林整理.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6.678.
[5]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597.
[6](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6.
[7]王辉整理.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94-1236.
[8](清)陈祥道.礼书[M].东京大学影印宋刊元修本,43.
[9](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清木犀香馆刻本.
[9]呂友仁整理.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695-1697.
[10](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1.
[1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79.
[12](宋)林之竒.尚书全解[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