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2018-01-30覃章慧
□覃章慧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改变企业不顾社会需求而盲目组织生产,造成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而导致生产过剩问题。实施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安排生产,而作为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人,也必须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流动。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这些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由于实用性强、培养周期短、培养目标明确和社会需求量大而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受 “官本位”思想影响,在社会上形成普遍轻技工教育、重理论学科教育的现象,高职院校也仅仅是学习成绩不太好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的选择。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2005年高职高专招生人数达268.1万,占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提高到2005年的53.1%。2010年的招生达到了870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310万。2011年全国高考招生计划是675万,高职高专招生计划是326万,接近50%。[1]据统计,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仅民办高校就有734所(含独立学院275所),在校生610.90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227.52万人[2],高等职业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依靠力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但就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言,教学方法和途径单一,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从长远上来看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介入教学过程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欠缺保障机制。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尽管也在积极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推行双主体育人模式,但是还处于学校单方面一厢情愿,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参与面比较窄,合作形式以打造“冠名班”、“订单班”为主,企业在资金、教学人员方面投入非常少。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在人、财、物配置等各方面的合作,缺乏有效健全的机制保障,导致合作深度不够。二是实训教学基地因缺乏企业文化教育而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对实训基地硬件设施的建设,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但是由于缺乏企业足够的技术力量和文化介入,尽管可以学到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系统化和职业化,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从而导致对追求某一领域技术精益求精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以教师注入式讲解为主,教学途径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于企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企业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缺乏深度了解,视野受限。很多素质课程作为基础课或者选修课,都是以大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难以保障课堂授课质量。加上学生主观上的认识偏差,不重视见效慢的提升素质课程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四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成为熟练技术人员。有人提出高校要“提前让学生建立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素养,更好地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3]。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之后往往还需要师傅传、帮、带,甚至需要两到三年的岗位锻炼才能独立工作,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的学生在技术学成之后跳槽到待遇更好的企业,企业用人风险也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对人才用工的需求,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
二、当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一带一路”战略既有资本的输出,又有技术的输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面将得到拓宽,高职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技术竞争的关键是质量和信誉的竞争,这都有赖于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做支撑。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坚强的实体经济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就是很好的说明,日本与德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后来两者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国内实业所产生的利润远远赶不上投资虚拟资产所获得的收益,资金纷纷从实体部门流出,参与到虚拟资产膨胀的大循环中。实业家们纷纷关掉工厂,去开办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房地产市场。然而虚拟经济需要不断从实业中吸取养分,如果实业经济的发展不足以支持虚拟经济发展需要的养分的时候,则形成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徘徊。在德国,由于政府大力发展实业,资金没有从实体经济流出。实体经济表现良好,虚拟经济也没有膨胀,企业家很愿意做实业,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德国顺利渡过欧债危机,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无论从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国际经济竞争,都离不开强劲的实体经济作支撑,而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作保障,而这部分生产力大部分是由高职院校供给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发展实体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是保持经济稳健增长的唯一出路,这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编制教材。二是要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从实际出发设定教学专业和课程。专业设置要与企业的需要相吻合,突出课程设置的精准性,实现对症下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三是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推进校企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同时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五是在师资建设方面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高职院校应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任教,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对策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既有的教学方式,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变“为教育而教育”为“为企业而教育”。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使其办学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大力推行精品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不搞大而全、多而全,要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教学实力和社会需求合理确定专业,要发挥特色专业的优势,做大做强,精准办学。一方面要防止专业设置过多,师资不足,粗放式办学,导致教育质量不能保证;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和人力资源浪费。要本着诚信办学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为企业培养高级技术型实用人才,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人才需求订单制度,落实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积极推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4]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一毕业由企业安排就业,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推行精准教育和精品教育,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赢。
(二)在办学模式上要深入推行双主体办学模式
要改变现有的官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界限分明、主体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官办”与“民办”相结合。在教材的选编上要实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深层次对接,针对社会分工精细化的要求,要改变传统教材理论内容过多、实际操作内容过少的缺陷,根据某一领域实际操作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要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德国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严格坚持对学生高质量观的灌输,实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能力本位”的教学原则。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通常是在学校接受1至2天理论学习,在企业接受3至4天实践学习,通过工学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为未来的工作而学习”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作风,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支撑使得德国制造业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质量闻名世界。[5]
(三)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的滋养,特别是技术人员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感。高职院校一般都设置了体育、思想道德修养、文学鉴赏等系列素质课程,但是对行业文化而言,则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做支撑。如路桥建设专业,没有路桥发展史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热情。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而言要弱一些,因此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大力引进企业文化,使得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够耳濡目染,接受企业文化熏陶。需要大力开展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缩小高职院校学生校内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距离,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行业文化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四)改变传统教学授课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一般是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三年级在校外的企业里实习。对于学生校外实习,一般是由学生自主联系,学校管理较为松散。很多学生实习期间频频更换实习单位,或者根本就没有进入与其专业对应的企业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同时,由于学生就业不一定选择实习企业,导致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也是粗放式管理,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未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和创造良好条件。因此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实习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实习、就业统筹考虑,提高实习的针对性。要对课程设置、学时分配进行系统性配套改革。要大力推行“三学期”制,循环安排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学习时间,加强学生在企业实践环节的管理,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造环境和学习平台。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立高校与企业双向流动机制,将企业优秀的技术领军人才引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加快科学技术向实用生产力的转变步伐,进一步缩短人才形成的周期。要加强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引进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推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共享企业优质资源。当前,企业融入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校企资源共享模式教学效果不佳。需要完善校企联合教学衔接制度,对企业导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实现企业导师进校授课工作常态化。同时要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据统计,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64.4%。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74.5%,高职(专科)院校为40.0%[6],师资队伍后续教育工作亟需加强。
四、结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基地,长期以来,由于对职业教育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制造对高水平的工匠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工匠队伍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高素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基地、推动综合国力的发展功不可没。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需要,要引入多方办学的模式,由企业经验丰富的工匠参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注重教学创新与科技创新,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双赢。社会发展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高职院校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色又彰显行业特色的教育之路,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博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EB/OL].http://www.cssn.cn/jyx/jyx_zyjsjyx/201509/t201509 22_2422867.shtml,2015-09-22.
[2]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html,2016-07-06.
[3]赵曙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6-05-27(10).
[4]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2014-08-25.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2014-08-25.
[5]张建平.德国高职教育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18.
[6]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EB/OL].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7/14/025472249.html,2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