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教育理念融合路径探究
——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

2018-01-30莎,刘兵,徐

职教通讯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主义工匠院校

胡 莎,刘 志 兵,徐 梅 珍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生利”解释为生产利益,生产财富。“生利”一词最早由北宋哲学家李觏提出,他认为“利”是人们物质生活和国家财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合乎礼义的利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追求物质利益是一种无可厚非社会现象,但在“生利”的过程中则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我国儒家大师孟子认为,不义之利“不苟得”。传统的“义利观”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我国古代商业经营秩序。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这种“义利观”有着新的继承和发展,“义”体现在商品所凝结的精神价值上,“利”则表现在物质生产获利效率上。国内培养“工匠精神”的目的实质上是对“功利主义”社会下商品生产存在“粗制滥造”、“背信弃义”等问题的纠正,这正是对“义”的价值诉求。因此,笔者基于新“义利观”思想下试探高职“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的融合路径。

一、“生利主义”和“工匠精神”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生利主义”出自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在继承和发展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践,陶行知提出“生利主义”思想。其有两种形式:“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1]强调高职教育要生产有利于“群”的事和物,以服务社会经济和人民利益为福祉。“生利主义”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升华,其强调培育市场适应性强的实用型人才,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也有利于集中高职人力资源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生利主义”教育思想符合当代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价值诉求,因此,对高职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掀起各界学者研究热潮。“工匠精神”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工匠”强调的是专业生产技能、工艺和技术,“精神”强调的是专注、忠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3]提及“工匠精神”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制造和日本品牌。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有837家,而在我国长寿企业、百年品牌却廖若星辰。[4]其实“工匠精神”也并不是一个外来词,早在古代,我国就有许多“庖丁解牛”、“卖油翁”、“鲁班”等传奇典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匠精神”逐渐被“功利主义”取代。人们开始浮躁,过度重视追求金钱利益,中国制造慢慢被贴上“山寨”的标签。但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今天,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低廉的劳动力不再是我国的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切需求具有精湛工艺的“匠人”。“工匠精神”不再局限于手上技艺的卓越,更注重职业态度,技术研发以及创新能力。

(一)“生利主义”和“工匠精神”融合必要性

1.国家发展需要“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取长补短。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是其特质之一。“生利主义”以物利群,以事利群的观点着重强调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集体的功能。但这种基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职业态度、品德的养成。“工匠精神”注重品质和品牌塑造,其实质是“匠人”内在职业态度和品德的高度凝练。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期,迫切需要这种精神带来的经济效益。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商品生产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由低级加工转向创新创造,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资源驱动经济发展是其关键。但由于“工匠精神”的内化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累,其代表的工艺水准需要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的积累。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工匠精神”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科技水平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工匠精神”只能渐进式推进。因而“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两种对于当下人才培养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下,才能更好发挥培养适合国情的人才的作用。

2.高职发展需要“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有机统一。“生利主义”和“工匠精神”都是当下热门的教育思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高职院校多倾向于单一办学理念。“生利主义”作为杜威实用主义中国化后的产物,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这种理念下,高职为社会建设批量式培育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新时代,呼唤的人才有其时代特征。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单一的面向市场培育具备基本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将目光投向“工匠精神”,使高职院校成为培育未来“工匠”摇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大势所趋。只有做到“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两者有机统一,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提高高职办学质量。

3.个人生涯发展需要“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双重定位。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延展性、价值性和独特性是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5]在高职教育中,学生未来职场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职业胜任和应变能力、创造价值能力以及能力的不可替代性等方面。因此,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精湛工艺的“匠人”但职业转换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岗位更迭迅速的市场。而“生利主义”刚好与之相反。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已有能力基础、兴趣爱好和对未来的追求引导学生对生涯进行规划,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独特性。

(二)“生利主义”和“工匠精神”融合可行性

1.内在目标一致。无论高职院校倾向“生利主义”,还是“工匠精神”教育理念,他们教育目的都相同,即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专门技术人才。从个体层面而言,都倡导提高个人劳动技能以获取生活生产所需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从集体层面而言,都要求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不同层次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

2.功能互补。“生利主义”侧重点在于面向市场生产有利社会发展的一线人才,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希望短期内将人才与市场快速对接的教育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学生能快速进入市场就业创造经济效益,但我国经济结构正面临优化升级,长远来看纯“生利主义”下的人才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工匠精神”关键在于精细分工,进行微创新式改进,由于过于“专”而难以适应市场灵活转变。且培养人才周期长,高职院校因其资源、条件有限,大批量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匠人”并不现实。将两者进行融合,则可促成两者功能上的互补,使人才结构协调。

3.教学内容相关。无论是“生利主义”,还是“工匠精神”,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都适用,且都需要加强学生实践锻炼。在课程内容上,都以专业课为主,辅以学科基础课和通识课,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将来专业学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在师资上,都需要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理论知识兼备的教师队伍,对师资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二、高职院校“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实情分析

笔者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该校大一至大三各专业在校生共312份有效问卷,并在该校选取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管理者各10名进行辅助性电话访谈,以深入了解学生认知态度、能力现状以及学校基本情况。

(一)高职学生“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认知态度趋向中立

认知态度是一个人做出行为选择的基础,根据报告数据显示(见表1),该校67.7%学生在毕业规划上倾向直接就业,32.3%有毕业后深造意向。对于提高技术水平,学生更倾向于先工作后深造,直接深造的意向不强仅占16.67%。对于就业是否要与专业对口,82%的学生表示并不一定要求专业对口。54.7%学生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或收入较高的工作,45.3%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找的工作能提升职业技能。从这些数据可知,学生整体上“生利主义”意识浓,即倾向在社会谋一份职业以获取基本生存资料。

表1 “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倾向%

对于“工匠精神”,48.9%的人表示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67.75%学生认为,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品质为专业、敬业打造最优质的产品,51.63%的学生认为,最能代表“工匠精神”的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但在实际调查中,56.6%的同学不了解“工匠精神”。而其中43.4%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网络,其次为学校、老师宣传。从数据可看出,学生对“工匠精神”有较高认同,但高职院校存在对“工匠精神”宣传不够等问题。

综合来看,一方面,高职学生有较强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对“工匠精神”有较高认同。因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并不单一倾向“生利主义”或“工匠精神”。在认知上,学生更倾向两者的结合,即认为“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都应该被重视。

(二)高职学生“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能力亟待加强

从学生“工匠精神”自评情况可看出,“工匠精神”四种品质选择“一般”和“比较符合”的同学占比例最大。61.11%的学生认为,自己偶尔能坚持、专注的做一件事达3个月以上;当遇到困难时,64.71%的人会直面问题想各种办法,直到解决问题为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95%的同学曾经通过专注做某事,获得一些专业成果。参加校园活动比例最高的两项是文体娱乐类和社会活动类。70%教师认为,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60%企业管理者认为,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从数据可得出,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潜能,他们愿意解决问题,也具备一定的毅力和坚持精神。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完全具备“工匠精神”品质的学生还占少数,学生参加校内活动多数为文体娱乐,专业相关活动较少,“工匠”能力仍亟待加强。

(三)高职院校“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环境有待完善

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有75.4%的学生提出学校没有安排试习课,6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硬件设备只能基本满足学习需要,并不充足。61.7%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较少,27.3%的学生认为学校基本不提供这样的机会。43.7%认为,所学专业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符合程度为一般,31%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不能融入市场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努力不足。“学校考核成绩以笔试为主”方面,58.9%的学生认为,学校采用的考核方式所得出的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关于校企合作,教师和企业管理者都认为该校所进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并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实训基础设施不完备是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一名企业管理者提到,“工匠精神对我们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要迎接这个挑战中小企业要切实认清企业发展实际基础,不能盲目进行,欲速则不达”。此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管理、考核困难,学校教师队伍仍以教学经验丰富型为主。

综上所述可知,学校忽视试习课的重要性,试习课开设在学生正式选择专业前,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详细情况,明确自身是否对所选的专业有学习的兴趣和能力。[6]因此,学校不安排试习课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学校硬件设备不充足,校企合作不成熟,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人才培养的资源相对匮乏,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职的职业性是其一大特色,但该校教师以教学经验丰富型为主,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情况不佳,考核方式难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由此可知,基础设施的匮乏,教学资源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发展“工匠精神”的一大阻碍。因此,在高职批量式生产“工匠”难以实现。促进“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融合,是高职结合校情、企业、学生综合考虑的最优选择。

三、“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路径

(一)转变认知,形成“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融合理念

从社会角度而言,经济的迅速发展,岗位更迭换代加快,昔日热门专业在市场洪流中也难逃淘汰命运,人才职业转换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新的经济形势下,推崇“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但人才培养周期和数量同样不可忽视。因此,社会要形成正确的人才理念,在加强大众媒体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注重“生利主义”,引导正确舆论走向。

从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要提高其培养人才的竞争力,必须要找准定位。“工匠精神”符合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其突出特性,高职院校“生利主义”发展有着先天优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以“工匠精神”为主导,以“生利主义”为基石的办学理念。兼顾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周期和数量。其含义是指在个性和学习上面向全体同学鼓励养成以“工匠精神”所代表的严谨、专注、认真、坚持等品质,以“工匠”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当学生不能达到“工匠”要求时以“生利主义”指导学生,以促学生所学技能知识与市场紧密对接。而这种理念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一定的制度和宣传。(1)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和深度,利用校内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场地宣传“工匠精神”突出事迹,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向学生强调“工匠精神”现实意义,以引起学生高度重视。(2)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将评价体系一定程度向“工匠精神”倾斜,形成“工匠精神”浓厚的校园氛围。此外,在宣传“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强调“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以及“生利主义”的未来可观的发展出路,为学生做好充分心理准备。(3)这种办学理念的宣传要考虑到把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对于市场急需的热门短线专业,可以引导其朝“生利主义”发展,而对于专业技能成熟周期较长,目前市场较饱和的专业,以培养未来“工匠”为教育导向,帮助学生在职场上走的更远。

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形成“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融合的正确理念,有利于促进对自身认识,结合自身优势做好生涯规划。不片面追求“生利主义”或者“工匠精神”,形成客观认识,营造理性学习氛围。无论是“生利主义”,还是“工匠精神”都需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二)提升技能,建立“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融合教学模式

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生利主义”为基石的办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特殊性。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知识体系多元化的特殊需求。在设置课程前,适当安排一些试习课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和兴趣爱好。在设置课程时,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交叉学科,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带来的多元化从知识,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专业创新意识。课程设置后辅以灵活机动的专业调整制度。培养人才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专注于本学科知识的深化学习,即激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要关注到“木桶原理”,取决木桶容量的并不是长板,而是短板。因此,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补齐短板,提高综合能力。对于专业技能课,在课程模式上采用项目课程,将一门课程科学划分为多个工作任务,学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

在教学评价上,设立两个标准灵活进行考察。在传统评价方式下,学期考试仅以一张试卷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种方式难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新的办学理念下,要求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作为评价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生利主义”作为最低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职业技能。一高一低两个标准,既可以提高人才质量又可保障人才的基本素养。

在师资队伍上,针对班级设置“生利主义”和“工匠精神”两位导师,两位导师可以由班级教师兼任。“生利主义”老师需具备掌握本专业市场需求动态,了解企业公司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工匠精神”老师需是本行业“工匠”,掌握本专业精深知识和技能,了解“工匠”的培养方式。

在班级管理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和能力测试,测评结果作为划分“生利”和“工匠”组的参考,两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兴趣向不同导师求教。不同导师针对不同组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指导,跟踪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整。

(三)改善校情,提供“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融合环境

在基础建设上,高职院校领导要重视培养技能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实践平台和实践设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光靠高职院校一己之力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联系,争取财政拨款,同时,加强与社会联系进行校企合作,吸引社会融资以促进基础设施改善。

在校园文化上,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生利主义”为基石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强调“生利主义”对于个人和社会重要意义。因此,这种理念扎根于高职院校需要从学校到师生各级的共同努力。(1)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工匠精神”评比大赛,选出校内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作为模范,树立良好榜样。(2)开展“工匠精神”交流会,邀请各行业“工匠”交流成为“工匠”的思想历程和学习经验。(3)在校内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以“工匠精神”要求自身的习惯。

在校园活动上,根据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学生特长短板具体分析、扬长避短,发挥相对而言比较突出的优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7]如性格沉静内敛,意志力坚强,对专业有着极强热情,且有意愿成为未来“工匠”的学生群体应给予指导、鼓励和帮助。而对于性格活跃,综合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群体,我们应该给予同样的关注和帮助,增强学生职业转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引导他们成为市场就业的主力军。校园文化要以人为本,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开展各种校园活动,要以鼓励两个学生群体都能看到自身不同的价值为基础。对于开展“工匠精神”活动要注重内在品质和精神塑造,开展各种感染力较强具有教育意义的大赛和讲座。而对于“生利主义”可开展本专业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会计专业开展点钞大赛。

在校企合作上,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生利主义”为基石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培养未来“工匠”和直接就业的“生利者”两种人才。这种理念入驻高职院校,单靠一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工匠”的生存境况,以及企业对“工匠精神”的忽视,都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倾向有重大影响。受趋利思想影响,企业公司更注重短期利益的获得,强调快速盈利的经营模式,而忽视了企业“工匠精神”的品牌营造。高质量意味着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意味着获利周期延长,在巨大市场竞争压力下,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风险去塑造“工匠”品牌。企业的选择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新理念下,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工匠”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企业的加入分担了高职培养“工匠”成本压力。企业为学校提供“工匠”的钻研项目、设施和“生利者”的实习岗位。在师资上,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和员工经过教学培训可以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充实高职师资队伍。此外,学校可向企业寻求融资,以缓解经费压力。高职可以为企业输送“工匠”+“生利者”双重人才,有利于企业良性运营,在这两种理念融合下促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

[1]叶锦义.陶行知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初探——读《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有感[J].职业技术教育,2012(4):81-84.

[2]李政,庄西真.陶行知思想中的技术文化探析[J].职教论坛,2014(28):94-96.

[3]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85-89.

[4]王寿斌.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培育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5.

[5]金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6):127-129.

[6]周桂宏,尤国勋.职业试习科:一个被忽略的话题——重温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有感[J].职业技术教育,1994(5):6-7.

[7]段亚丁,车维汉.国外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实证研究之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4(4):164-172.

猜你喜欢

主义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新写意主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近光灯主义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