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进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8-01-29段宜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十九大党建高职院校

段宜学

【摘 要】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党中央对当前形势做出全面和全新的判断,推进了从严治党朝向了纵深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是推进高职院校向“双一流”建设目标迈进,对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十九大精神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

【關键词】十九大 高职院校 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93-02

引言

党的十九大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出全面部署,高职院校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方法,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作风做好党建工作;必须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始终与党的步调高度一致,以更强烈的政治担当、更主动的精神状态做好组织工作。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的领导集体对党建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党建工作一定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第一,进入新时代,一定要将强化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党中央的绝对权威与统一领导,是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头号任务。全党要始终在政治立场、原则、方向、态度等重大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尊崇党章,严格执行若干规定、细则。严正党内的政治生活,严格政治纪律,保证民主与集中的协调一致。倡导清正廉洁,做官为民等价值观,坚决杜绝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等,坚决防止宗派主义、圈子文化,坚决反对两面派。使全体党员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为党分忧,为人民造福,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初心。第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国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昂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变成党永恒的信仰追随者和忠诚的实践付诸者。在全党范围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党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第三,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继续加紧学习执行“八项规定”,加紧从严惩治“四风”“毒瘤”。加强纪律教育,同时,充分用好督察执纪“四种形态”,促使党内关系健康、平常化。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措施

(一)从严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建落地生根

向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要成效。深入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化拓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建的基本制度建起来、起码的规矩立起来。

向务实管用的载体活动要成效。着眼推进中心工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党建工作难题,把基层党建的内容方式、目标任务融于载体建设之中,统筹推进“双抓双建双服务”“联百格访百家” “亮比做”等活动。

向功能健全的党组织建设要成效。以“五治两树”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和着力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面晋位提升;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推动城市党建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的深度和广度。

向严格的党员教育管理要成效。坚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强化党员“四个意识”,把“四讲四有”“四个合格”的党员标准具体化,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课堂。胡锦涛同志指出: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 21 世纪中国的面貌,意义特别重大。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浅出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青年头脑,要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提上我们重要工作日程,努力付诸实施。”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标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渠道作用,巩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秀等级成果;深入实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计划,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规范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两翼,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三)应用“互联网+” 基层党建

“互联网+党建”可以有效解决高职“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是扁平化沟通和信息发布集成,“互联网+党建”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QQ、网站、APP等方式,使时间障碍和地域障碍顺利破解。二是党风监督的实时化,通过互联网平台,跟踪党员师生的思想动态。三是实现管理服务的便捷化,实现“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通过建设“互联网+”学习平台打造“全天候”、 “零距离”的党员教育培训。“互联网+”基层党建为党员教育开辟新空间。传统的党员教育、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场地相对固定。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只有3年时间,学生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对党员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互联网+”基层党建,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了全新的网络党建平台。本着“务实高效、服务基层”的原则,运用“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拓展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空间,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多维模式,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开展党建工作的交流平台、党员学习教育的“空中”党校、服务党员的“绿色通道”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前期党组织生活的数据收集和反馈,借鉴已开展“互联网+党建”先进企业和地方政府宝贵经验,开展具有自我特色的高职院校“互联网+党建”。一是“互联网+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建设有“增长点”和“亮点”的二级分党校,利用分党校平台,培养一批师生党员骨干,为强化基层党建提供队伍保障。二是“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建设。

(四)紧跟时代,勇于创新

人类杜会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着力加强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

高职院校建设一流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课堂教学、講座论坛、社团活动、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以及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的管理。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荣誉意识,努力用科学理论、正确思想、先进文化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不给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研判,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敢于和善于回应师生关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胡锦涛同志强调, “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使之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网络媒体,成为引导思想舆论的生力军。要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对热点问题要加强解疑释惑,对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对敌对势力和恶意攻击要针锋相对地开展舆论斗争。”要严格执行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一会一报”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绝不允许公开发表同党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

(六)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保障机制

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上也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和外延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强。然而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自身努力和硬软件方面的加强,更需要党、国家、学校等在政策、制度、资金、人员方面指导和支持。所以,加强保障机制是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七)对基层党员奖惩分明

社会上对普通群众的优秀举措和行为往往会有所表彰,但作为党员,人民群众往往将其服务视为“理所应当”,我们应该对优秀党员加以表彰,尤其是基层党员。基层党员贴近群众,与群众交往最为密切,通过对优秀党员的表彰,可以带动其他党员为人民服务。对基层党员应该奖惩分明,有奖励必有惩罚。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深入监察力度不够,管理也不够规范。基层党员贴近群众,他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应该加大监察力度。对工作不重视的党员应该及时批评,责令他们在规定时间改正;对于不认真做好党员工作的、阻碍工作进展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党员应该追究其责任,对于违规违纪的党员更应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实际效果。

(八)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发挥学生党员主人翁意识

基层党组织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学生课堂和宿舍,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让学生党员担当基层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或党支部副书记,发挥他们的榜样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亲自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培养他们的党性原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交流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充分发挥网络及媒体的教育沟通作用,”促进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九)开辟党建工作新阵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党日活动

高职院校党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让党建进入博客、播客时代,每个支部建立一个博客网站,成为一个主动的个体,共同参与、维护党建网站的建设,既可以大大增加网站内容,又减轻了网站维护的工作量。与传统网络方式相比,博客化的党建网络具备更强大的交互功能。”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更可利用移动终端的党建APP为门户,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阵地,做好网络服务和教育平台,帮助广大党员师生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在实践教育环节可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特色,开展适合基层组织自身发展的品牌特色党日活动。

(十)发挥支部成员主体性,提升全体同志担当感、参与感、获得感

支部组织生活要创造机会让全体成员参与其中,去分担工作,例如实行支部组织生活“主持人”轮值制度等,不仅能够锻炼支部同志,而且能够增加支部成员的集体意识、主体意识。通过担当责任,参与活动,提升支部成员组织生活获得感,打造有朝气、有活力、有凝聚力的支部组织,营造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支部气氛。

(十一)严守政治规矩,加强作风建设

高职院校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规矩,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确保全校教职工能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可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范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公告栏、职工大会等载体公开党建工作相关事宜,自觉接受党员和职工的监督,实现党务公开常态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将师德学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倡导优良学术风尚,着力抓好专业技术、管理、服务三支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 “社会上的歪风一定要打下去。无论党内也好,民主人士中间也好,青年学生中间也好,凡是歪风,就是说,不是个别人的错误,而是形成了一股风的,一定要打下去。打的办法就是说理。只要有说服力,就可以把歪风打下去。没有说服力,只是骂几句,那股歪风就会越刮越大。”高职院校要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专题党课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讲党性、重品行,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促进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带动和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创建一流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使学校系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要紧紧围绕办学育人中心,突出党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通过充实队伍、保障经费、搭建平台、细化责任等措施,使各党(总)支部在丰富工作载体中塑造品牌,多形式多载体丰富创建内容,在创建一流党建活动中彰显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创一流”为抓手,引导师生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使教职工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的表率,使大学生党员成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表率。

参考文献:

[1]张仕庆,徐蕾,刘毅.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9):151-152.

[2]高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视角下基层党建工作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88-91.

[3]周建松,武群堂.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36-38.

[4]杨潘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08):45-46.

[5]于雪梅.“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路径探究[J].世纪桥,2017(04):54-55.

[6]张勇.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务管理策略[J].高教学刊,2017(06):36-37.

[7]郑伟光.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对策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07):88-89+92.

[8]郝勇.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基层组织生活有效性的路径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33-34.

[9]何小萍.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党员联系班级机制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7(01):38-40.

猜你喜欢

十九大党建高职院校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