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

2018-01-29田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优势有效性

田野

【摘 要】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在中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此等形势之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唯有有效性提高了,我们才可以培养出道德素质良好,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新课改之下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它的出现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全面运用,使得老师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的位置替换了下来,让其成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的收集者。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 优势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41-01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1.为发挥德育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素质,通过信息技术,将现实中的道德实例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现给学生看,这样更加具有说服力,更能直接表达出教师所想要表达出的意图。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教育,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还可以获得有助于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素材。从而为提高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让教学的感染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我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升国旗,唱国歌和爱国主义影片等,让学生的情感得以产生共鸣,可以更好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教学变得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道德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为提高课程的有效化提供重要作用

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生提供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但是在上思想道德课时,理论知识时非常枯燥无味的,课堂上经常是睡倒一片。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实践当中去会让这一情况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道德教育的正反案例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在课程上展现出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凭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来进行枯燥无味的教学。这样将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从现在开始时刻关注当今的时事。而利用信息技术恰好可以让学生快捷、准确的获取这些信息。学生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初步掌握到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形势,真正做到未入社会先知社会事,还可以提到和增强自己的社会建设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且还可以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运用,同时也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运用。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让其展现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课堂当中,播放关于道德教育的音频,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更加实际的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这就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来展现出思想道德课的多样性。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才得以发挥。

二、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当中的运用

1.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具有优势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老师所想要的教学情境,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因为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讲理论,势必会让学生和教师产生疲惫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但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会让学生的兴趣提高,这样,就会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再现学习榜样,来正面的教导教育学生。通过利用榜样人物的实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当中的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正面的引导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深奥的道德教育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展示出榜样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品德行为和思想行为,从而到达教育学生的目的。

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太过度的依赖于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之前,教师常常将课件事先做好,然后在上课途中一一按照课件上的内容讲解,并没有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并且在展示教学资料时,往往不能展示出这堂课所要展示出的重点,让学生无法抓住教学的重点,而且在展示课件的时候,不给学生消化课件的时间,而是单纯的让学生记住课件上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满堂灌的结果,这就直接违背了教学的规律,造成课堂教育形式名存实亡的结果。

其次,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教师宁愿将大量的时間花在如何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完全变成一个展示课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向以前那样用语言来创造出情境,而是直接用鼠标点击直接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这样就遏制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同时也切断了学生与教师直接的情感交流的途径。没有了情感交流的途径,无论知识如何的生动形象,思维也会变得僵硬,直接遏制了学生的天性,这显然对教学效果不利。

三、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和弊端,我们唯有把这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扬长避短,这样才可以把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的效率,但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这些时,仅仅只是看到这些优势,而忽视了弊端。而这些弊端如果放任自流,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积极避免和改进这些弊端,扬长避短,把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尽可能提高。总之,我们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万英.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2):139-140.

[2]宋枝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思想品德参与式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113-114.

[3]冯同云,石传刚.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38-39.

[4]梁耀辉.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整合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39-4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优势有效性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