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有效集体备课模式探究

2018-01-29仵荣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实施过程集体备课网络环境

仵荣冉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进一步创新集体备课方式,大幅度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越来越成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论文分析了当前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定义了网络集体备课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优势与不足,并论述了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高效的集体备课。

【关键词】教师 网络环境 集体备课 现状分析 高效 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35-02

一、目前教师集体备课的几种方式

(1)教师自发进行的集体备课,也就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在备课组办公室中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随即研讨;(2)学校进行管理的集体备课活动,这种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主备人先准备好教案初稿,提供给成员进行阅读并进行研讨,研讨结束后主备人进一步修改,形成定稿交给备课组成员进行第三次备课(个人备课);(3)网络集体备课。备课组利用网络平台和交互工具发布教学案,并进行网上研讨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在實际工作中,以上3种集体备课方式是互相渗透交融、兼而有之的。

二、目前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集体备课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认识不到位,习惯于个人单独备课,认为集体备课基本上没有多少必要与作用,态度不积极,参与不主动;(2)集体备课准备不充分,主观上不负责任、客观上课务繁重,导致集体备课成为轮流备课,应付差事与抄袭现象严重;(3)教师对网络备课不熟悉、信息素养不够,难以坚持利用网络平台,学校对网络备课过程管理又不到位,倡导多于安排,建议多于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4)集体备课成为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过程忽视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备课成果质量较差。

三、什么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不仅指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更指教师利用网络实现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

四、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优势与不足何在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登上备课平台就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这就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地点有限的种种不足。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如果单打独斗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网上集体备课,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要比在网上下载些课件的意义大得多。所以,网上集体备课的开放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交互性迅速及时等特点都是其应该大力提倡的原因。

网络集体备课本身存在着4个方面的不足:(1)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网络集体备课是开放式的,学校难以对教师进行个别化的监督与管理,如果研讨氛围不浓厚,职业素养不够,或者网络技能与习惯没有养成,网络集体备课就难以有效执行。(2)依赖于规范管理。因为缺乏学校的统一指导与教师的广泛参与,还处于自发性与随意性阶段,组织松散、效率低,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其效果自然也值得商榷。(3)缺失管理意识与机制创新。目前学校管理的思维仍然局限于传统集体备课模式中,因为网络集体备课的机制没有形成,只是提供了硬件平台面临备课组长的协调能力与教师的信息能力的挑战。负责人必须充分负起责任,能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步骤与要求,能善于激励教师深入研讨,归纳并落实教研活动目标,让研讨更加具有实效。

五、提升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效率

(一)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是松散型管理模式,依靠的是教师的自觉行动,所以在态度上要积极引导,在内容上应该弃繁就简,抓住重、难点知识与环节,解决关键的知识与技术问题。但不要面面俱到,不要繁杂给教师个人备课留下空间。

(二)处理好网络备课与传统备课的关系。要认识到网络信息交流方式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能够突时空限制、体现民主与开放、避免了人际关系的制约性。但是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仍然有着自己的优点,它能够让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传递的信息更加全面,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而且对部分教师有着引导与指导作用。所以,网络集体备课活动要与个人备课、传统备课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够取长补短。

(三)要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意识。网络集体备课最难的不是硬件问题,目前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相当完善,而且教师的QQ群、智能手机等都比较普及,最难的是教师的习惯与观念问题。我们要把网络集体备课作为一项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平台来抓,形成一定的共识.大家一起协作共同使用,才能收到效果。

(四)目前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高度依赖于教师自主行为,严重缺乏制度管理与规范。所以,当前的关键是建立网络集体备课的管理规范与程序、要求,这需要管理者大胆创新,不断研究,建立从制度要求、过程管理、结果落实、行为评价等系列化的管理规范,才能够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促使学校规范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斌.浅析如何利用网络备课 [J]. 大连干部学刊 ,2005(12):35-38.

[2]章萍.利用RTX 实现网络集体备课 [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9):40-42.

[3]朱海燕.向集体备课要效益[J].北京教育 ,2006(10):108-111.

[4]高巍.开创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新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2004,(9).

[5]孔令权.浅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J].江苏教育,2006,(11).

[6]翟军卫.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5.

[7]阮滢.深度剖析“天河部落”现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9).

猜你喜欢

实施过程集体备课网络环境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