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学生学业预警与干预政策初探

2018-01-29冯星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冯星海

【摘 要】当今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根据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准确把握干预的原则,通过完善教育模式,从思想政治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人生观念方面等多角度地采取措施,全方位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对口学生 学业预警 预警干预 干预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35-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潮冲击着教育,多元化的价值观如泉般涌出,形式各异。面对这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学生难以从中出淤泥而不染,做到丝毫不受影响。再加上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欠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意识,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不适应新时期教学模式,造成学业压力极大,学习方向迷茫不清。基于此种现象,如何对对口学生学业预警进行干预成为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在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中建立起体系化的预警干预机制有利于加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对口学生学业预警的压力。本文针对对口学生学业预警与干预政策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对口学生学业预警的原因

探索对口学生学业预警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对口学生自身的学业压力过大。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不明白对口专业的出路在何方,不明白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和实现目标,甚至连目标都不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迷茫懵懂的状态。此外,社会上种种现象诸如个人主义滋长、腐败风气弥漫、道德观扭曲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退减了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勇气。当社会的发展与自身价值观产生较大差距之时,大学生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无形的压力。第二,对口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业环境。环境的改变导致许多大學生生活规律失调,不懂得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懂得合理规划学业,由于涉世未深,极易受到欺骗、陷入泥潭。第三,对口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由于供需结构的失衡、市场经济仍存在的漏洞、就业信息渠道的不够完善等多种原因,对口学生很容易失去方向,对自身的学业产生困惑,从而导致荒废学业、荒度青春。

二、对口学生学业预警的干预政策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当对口学生学业预警出现时,学校管理方面要及时建立预警报告、预警情况通报以及如何处理等信息沟通机制。建立这一机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主管学生工作的有关组织能准确把握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变化,以便于在状况发生之前就能够预防。同时,主管学生工作的有关组织还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科学决策,及时开展预警及干预工作,达到内外一致、上下协调、全程沟通的效果。此外还要着重强调在开展这一机制的过程中,要让师生能够提前了解相关预警报告,只有这样师生才会追随学校的脚步,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以互相鼓励、支持的方式化解危机预警。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信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带动学生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落实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定参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三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创新精神、时代精神,让大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并且能够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品质,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自我、成长自我、创造自我。

(三)进行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

针对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通过这一机制达到有效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能够及时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处于困境之中的学生走出困境、找回自我,引导迷失方向的学生重新定义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其次,要经常开展心理交流活动,通过心理导师与问题学生一对一的谈话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最后,还可以开展心理话剧、心理演讲等活动,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让阳光向上的学生带动缺乏自信的学生,通过互帮互扶的形式达到干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向上面对人生、坦然应对学业中所遇到的困难,从容生活、从容学习。

三、结语

对口学生学业预警不仅提示着每一位管理大学生工作的人员要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还提示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思潮的起伏对教育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在这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对口学生要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战胜学业预警,积极学习、阳光生活。

参考文献:

[1]戴卫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引入预警干预机制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4):38-42.

[2]黄建榕,窦玉.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与危机干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100-103.

[3]徐英.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07):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