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分析

2018-01-29吴红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途径发展

吴红萍

【摘 要】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对教师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形式。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奠基者,其专业化发展水平能够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园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见,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对幼儿园的重要性。新时期下,该如何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是幼儿教师自身应该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幼儿园与家长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概述,并论述幼儿教师专业化低下的因素,以此提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分析。

【关键词】途径 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65-02

引言

实施幼儿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已经将幼儿教师专业化作为评估幼儿教师教学质量的策略。实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需要我国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还需要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鼓励,才能够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新时期下,学前教育要想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化活动,就应该以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导向,理性分析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于幼儿教育,幼儿园要想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性,要鼓励幼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进程。要想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专业,专业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的专业化需求,并且这种工作是依靠人的智力才能够完成,其工作的意义是专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也就是说,专业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从事幼儿教育中必须具备的一些专业化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自身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学习,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其是教师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幼儿教师参入到培训工作中,提升自身各项教育能力, 提升幼儿教师的素养。总之,幼儿教师专业化,就是幼儿教师从职业化发展到专业化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不高的因素

(一)从业资格与技能要求低。在人们的思想理念中,大都认为从事以培养幼儿为本的幼儿教师,应该对其从业素养、资格、学历要求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一些因素,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与技能要求不高。在幼儿教师学历方面,国家要求应该具备幼儿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具备师范学校毕业证书。这样的幼儿教师任职要求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要求还是很低的,然而,这样低的要求,一部分幼儿教师还是不能够达到此标准,非达标的幼儿教师一般采取补偿性教育渠道来获取学历,而通过这样途径获取的学历,其中存在较多的水分,对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利情况。

(二)专业培训水平不高。从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来看,一些幼儿园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标准,教师在任职中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水平都没能达到专业化标准,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角度出发,促使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下,忽视了幼儿成长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发展需求,促使培训课程与实际教育背道而驰。在此背景下培养的幼儿教师,自然而然缺乏对幼儿教师专业化职业的认同,这种培训因素能够看出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下的因素所在,使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很难,促使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使幼儿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没有发挥其根本性作用。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分析

(一)加强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事实上,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国家应该予以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重视幼儿教育发展,认识到幼儿教师专业化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给予政策支持,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再者,基于幼儿教育是一项公益性教育活动,同时也决定幼儿教师工作具有公益性的性质。因此,我国政府与相关的领导应该对幼儿教师专业化予以重视,给予法律与政策上的支持,对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幼儿教师的薪资进行调整,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投入。因为只有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才能够推进幼儿园长期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才能够得到落实;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能够推进幼儿教师薪酬的调整,促进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

(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幼儿教师职前培训工作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多数幼儿园都意识到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并且将幼儿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列入到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中。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强幼儿教师专业课程的比重,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化课程内容,发挥专业课程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公办幼儿园还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技能与授课模式,故而,学前教育要想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目标,就应该以专业化的课程为教育导向,使教师能够学习到针对性的教育课程内容,为幼儿教师实现专业化奠定基础。在培训工作中,培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模式为幼儿教师授课,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培养幼儿教师教育的各项能力,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

(三)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学前教育要想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目标,可以为教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提升幼儿教师教育的综合素养。园本教研活动是学前教育为了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目的,开展的研究性活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幼儿教师专业化得到国家的关注,并且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开辟发展前景,然而,幼儿园自身教师队伍的成长,不能够单靠外界的援助,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团队,促进幼儿园办学模式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教师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的授课能力与组织教育能力。此外,幼儿园还可以根据相关的课题研究,采取培训、讲座等形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获得知识与教育技能的平台,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时期下,幼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专业化培训工作中,提升自身专业化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幼儿园办学与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偉,王芳.西部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根源与对策——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4):90-94.

[2]蒋平.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的解读[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15-17.

[3]秦元东.幼儿教师在对话、反思与评价中不断成长——通过评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尝试[J].学前教育研究,2005(05):37-38.

猜你喜欢

途径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