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2018-01-29兰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策略

兰萍

【摘 要】游戏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已经成为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结合幼儿游戏进行思考,通过厘清幼儿教育和游戏的概念及两者间的联系,并深入阐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16-02

引言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问了更好的促进孩子学前发展,幼儿教育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教学课程学习当中,首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与幼儿相适应的课程。文章通过在幼儿课程教学中引入游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最终帮助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

一、游戏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应从幼儿期开始,这一时期是幼儿个性自发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品质,而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此时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可为幼儿未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个性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让他们自由发挥,充分开展游戏,游戏中的规则对幼儿有一定的约束,使幼儿能理解、体谅他人,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履行角色的职责,从而体会每种角色的工作及辛苦,懂得理解和关爱他人,学习与他人进行交往,通过模仿人物来进一步认识这些角色,学习这些角色具有的良好品质。比如,扮演媽妈的角色,可以更加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扮演医生的角色,可以更加懂得为病人减轻痛苦;扮演教师的角色,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在这种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幼儿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保证幼儿的健康和身心的正常发育,游戏有具体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应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人协调灵敏,这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来发展的,即通过体育游戏来实现,比如走、跑、跳、钻、爬等。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体育活动材料:平衡木、椅子、轮胎、跳袋等,通过体育游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的玩法,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比如体育游戏“一物多玩”,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选择椅子、跳袋、平衡木和轮胎四种材料,先让幼儿进行自由选择,分区探索和游戏,最后,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创设闯关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挑战。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自主进行游戏,探索不同材料的多样玩法,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比如,平衡木的玩法有很多种,有走平衡、倒退走、尺蠖爬行、跨坐、双脚并拢向前跳;跳袋的小朋友有的学袋鼠跳,有的放在地上助跑跨跳、翻滚、学毛毛虫爬等,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并在玩中掌握了基本的体育动作,在玩中学促进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

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观察需求,确定游戏

(1)游戏来源于幼儿活动契机。目前,有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选择区域之后蜻蜓点水式玩,或者在区域中游离,或者不知道怎么玩。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有意义的事件,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游戏深入开展。如:一次户外骑自行车,幼儿在操场三三两两到处骑车,10分钟之后,有幼儿不想骑车,提出:我想玩警察游戏,教师抓住契机问:你想玩警察游戏?幼儿说警察抓小偷。那谁是警察?谁是小偷?幼儿马上自己分配角色,然后各自开始活动,游戏持续了50多分钟,他们不仅玩出情节,还步步深入。抓住活动中有意义的契机作,及时引导,幼儿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分配角色、解决问题,游戏中他们语言、交往、合作、想象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全面发展。

(2)游戏来源于幼儿的主题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包含五大领域,通过学习他们能掌握这一主题的丰富知识,如果将主题中的一些活动延伸室外内区域游戏中,更能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如:《小鬼显身手》主题,教学中了解很多物品由来,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劳以及物品生产流程,学习《我是建筑师》,然后让幼儿到大操场上玩大型积木,幼儿不仅会事先绘画好搭建的房屋、城堡等建筑图,而且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搭建,搭建好他们自己的巫婆城堡、超市、立交桥、点心屋、汽车城……他们还会装扮建筑物,如汽车图片做广告,路边有树、公园,马路上有人、红绿灯,还会在房子里面做点心,到超市买东西,遇到认识的人、交警,会打招呼,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等。主题游戏建立在主题学习基础上,能自己做计划,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动探究,是生动活泼的,也是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

(二)变固定式为生态式空间

以往区域活动规定幼儿选择区域之后只能在那个区域里面玩,材料也只能玩区域里面的材料,固定式区域空间活动导致材料不丰富,限制幼儿活动的拓展与延伸,还有些区域空间设置太小,限制幼儿按照想法开展活动。基于项目的区域活动打破原来区域活动中的规则,变固定式为生态式空间,允许幼儿为了解决问题,继续探究,可以到任何一个区域去取放活动需要的材料。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自由取放材料,让幼儿的区域学习更加自主、自由,探究的兴趣更加高涨持久,学习也更加深入。

三、结语

以幼儿为中心,挖掘幼儿区域游戏学习的内在渴求,承认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区域材料、时间和空间,读懂幼儿活动行为,及时引导,在问题驱动下,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深入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 詹月丹.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2018(08):213.

[2] 李科琼.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幼儿课程的融合[J].中华少年,2018(12):57.

[3] 黄梅燕.浅谈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黑河教育,2018(04):78-79.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