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题研究中品管圈的运用与探讨

2018-01-29王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同济园本品管圈

王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09-02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课题研究,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而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品管圈”的提升管理质量的研究方法,能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根据有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据此,将品管圈纳入课题研究策略中,对课题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完成,有着较大推动作用。

(二)核心概念与框架

品管圈(QCC)就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其特征包括群众性、目的性、民主性和科学性。QCC组织架构为:QCC推动中心→辅导员→圈长→圈员(可多名);QCC活动十大步骤为:计划(P)→实施(D)→确认(C)→处置(A);其中,计划中包括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6大步骤;实施包括对策实施与检讨;确认包括效果确认和标准化;处置包括检讨与改进。

(三)目的与意义

1.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运用品管圈科学管理方法制定的园本科研制度,起到了促进教师脑力激荡、主动参与、创意思考的作用,增强了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克服、消除职业倦怠,促进了教师问题意识、改善意识、品质意识的提升,形成了园所积极向上、相互协作、主动沟通的良好科研氛围,有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发展。

2.通过品管圈的研究,促进了园本科研制度的健全、科学、规范

我们尝试运用品管圈PDCA戴明环的循环模式,将原有制度予以完善,空白的予以填补,使园本科研制度更加科学而规范。

PDCA的闭环循环次序:发现园本科研制度建设中的问题(P)→查找、分析原因(D)→商讨策略、方法(C)→调整与改进(A)。

二、实践与探讨

同济医院幼儿园自2014年开始,着手开展品管圈与科研制度相融合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本园园本科研制度。在三年多的实践中,园本科研制度突出了“联动思维、种子效应、科学规范”三个关键词。

(一)联动思维

在园本科研制度建设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手法——“头脑风暴”,“自下而上”让参与科研的老师发表意见,实现“人人思考、人人表达”的氛围。积极倡导教师运用“七何法(又称5W2H分析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参与科研活动,主要包括: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o:谁来完成?When:什么时间完成?Where:哪里做?How:怎么做?How much:多少?数量?质量水平如何?“七何法”的运用有效改变了以往教师教科研工作思维凌乱、参与被动的局面,使教师的思维条理性逐步增强。

案例:在第三期品管圈主题选定环节,结合幼儿游戏整理缺乏主动性的重点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教师各自思考从哪方面确定活动主题开展研究。最初将主题定为“提高幼儿自主游戏整理环节的参与率”。而在后续实践中发现,研究改善的重点是看幼儿整理环节参与行为是否规范,于是再一次展开头脑风暴,调整出第三期品管圈最终的主题是“降低幼儿自主游戏整理环节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

七何法在本次研究中过程的运用:

七何法要素包括:1.why: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确立此主题;2.what:是什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3.who:谁来完成?所有保教人员;4.when:什么时间完成?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之中(重点:游戏整理环节);5.where:哪里做?各班活动室、幼儿园操场;6.how:怎么做?整理音乐、标识、晨谈活动、区域整理流程图等;7.how much:数量?质量水平?改善目标:由现况值38.21%降至目标值19.49%。

(二)种子效应

品管圈管理手法中“抱团取暖”策略的运用,发挥了每位团队成员的“种子效应”,使教师在园本科研制度建设中成就自我。

在本园园本科研制度建设中,积极推行“种子用户”的思想,让教师明确每个人都仿佛是一粒种子,要想让自己发芽、成长和壮大,需要阳光、空气、水的滋润,也就是团队的力量,从而让教师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只有依托团队这块肥沃的土壤才能成就自我。

案例:以建立同济医院幼儿园科研组织管理网络为例,采用“种子效应”的思路,在园科研室的统筹规划下,教师依据特长、兴趣自由组队,成立了园领域组科研团队、年级组科研团队、品管圈骨干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各团队组长“种子用户”的引领作用,将优秀的思想、工作方法像种子传播一样传递给各组组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每个团队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学会承上启下,努力做到团队A与团队B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以小合作促大合作,使团队成员当中的每个人都有了获得同伴认可的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认识到了同伴的价值。

(三)科学规范

品管圈中戴明循环(PDCA)、科学图表、系统数据分析等的有效运用,使幼儿园课题研究科学规范。

2014年至今,幼儿园参与品管圈工作三年有余,共开展工作三期。第一期开展时间是2014年5月-12月,研究的主题是“提高教师备课本反思记录的达标率”;第二期开展时间是2015年5月-12月,研究的主题是“提高幼儿出勤率”;第三期开展时间是2015年5月-12月,研究的主题是“降低幼儿自主游戏整理环节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通过三期品管圈工作,幼儿园完善了课题管理制度并创建了幼兒园品管圈课题研究制度:“同济医院幼儿园教师专项业务技能提升科研制度”、“同济医院幼儿园各项工作规范流程制定科研制度”、“同济医院幼儿园专项问题研究科研制度”。

三、收获与展望

(一)我们的收获

1.增强了园所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品管圈“抱团取暖”工作方式的带动下,结合科研工作具体研究的重点,教师们头脑风暴、分工协作、共商举措,深刻感受到集体智慧大无穷的力量。园所科研团队成员的学习风气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日常工作中积极尝试运用品管圈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工作实践,用科学的图表、数据分析研究、探讨工作中的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武装头脑,科研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2.逐步完善、健全幼儿园园本科研制度

利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现阶段本园园本科研制度进行了调整与补充,特别是针对本园园本科研中的的问题补充制定了“同济医院幼儿园教师专项业务技能提升科研制度”、“同济医院幼儿园各项工作规范流程制定科研制度”、“同济医院幼儿园专项问题研究科研制度”。

(二)研究展望

在本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园本科研制度应着力体现园本科研文化的核心价值,实现“四个转向”。即:从技术熟练取向转向文化生态取向,从关注教材教法转向全面关注教师和幼儿的行为,从重在组织活动转向重在培育研究状态,从关注狭隘经验转向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实现这四种转向是幼儿园科研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幼儿园科科研制度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丁昊.《医院“品管圈”管理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同济园本品管圈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