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2018-01-29高善艳高铯艳刘长新王建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6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整地玉米

高善艳 高铯艳 刘长新 王建进

在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家基础建设中占据关键地位,在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农业关乎国民生产与生活质量,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建设可以有效强化国家竞争实力,为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玉米属于高产农作物,高度重视玉米种植工作能够有效地增加粮食产量。基于此,文章将玉米栽培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与玉米栽培种植相关的东西,希望有所帮助。

1现阶段玉米栽培技术状况研究

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而且在农业生产的比重较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关键地位。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各领域中逐渐提高了现代科技应用的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的面积稳定增加,而且秋玉米与春玉米的发展效果相对理想,为此,玉米栽培技术应有效拓展研究范围,不断强化技术的应用。在应用玉米栽培技术方面,不同区域的水平也存在差异,但始终向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点,有机结合玉米生产种植和生态建设也是农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

2影响玉米栽培技术应用的因素解构

2.1玉米选种

要想确保玉米高产且稳产,最关键的就是对玉米品种的选择,种子质量对玉米产量与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玉米品种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所以玉米品种的选择应对栽培地区的气候环境、降水量以及温度与种植制度予以综合考虑,保证选择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且产量提升,始终遵循高标准与要求,合理选择玉米品种。只有玉米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才能在诸多土壤条件下正常地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确保高产与稳产的同时还应当增强种植地选择的科学性。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具有较强排灌能力的土壤,立地条件要良好,土壤内部所含有机质量应适中。

2.2精细化整地

玉米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根系发达,但在全生育周期内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很大,只有保证根系的生长发达才能对土壤当中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予以有效吸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对养分充分吸收,就一定要严格遵循精细化的整地要求,玉米播种以前,应开展全面整地,保证整地的深度控制在20~30厘米范围内,为根系正常生长提供保障。若整地深度太浅,玉米扎根会不稳定,增加倒伏的几率。在整地过程中需充分结合施肥工作,确保底肥施用的充足性。一般来讲,每亩地需要施用2000~3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同时还有50公斤的复合肥,钾肥与磷肥的施用量通常都是10公斤。

2.3选择合理播种时间且密植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种植地与土质会产生直接影响,诸多外界因素也会对玉米成长带来影响。为此,玉米播种以前,应提前了解当地气候环境与温度,以免播种的时间不合理,对全苗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地区间的气候差异较为明显,环境条件有所差别,必须对播种时间予以准确把握。播种的时候,应高度重视定植的密度,一般每亩地玉米幼苗的定植数量要控制在3500~4000株。定植密度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加玉米的产量,定植密度也需要对种植地立地条件、播种的深度以及土壤墒情等予以充分考虑。如果土壤立地条件理想,那么株距可以控制在5厘米,若土壤立地条件不理想,则应将株距控制在8厘米左右。只有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定植环境,才能够营造理想的生育条件。

2.4施肥时间的选择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集中施肥的方式,充分考虑土壤化验的结果、目标产量与需肥规律,最好选择使用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其中,磷肥、钾肥与农家肥要全部底施,氮肥总量的30~40%也作为底肥施加,剩余量在追肥时使用。如果玉米的亩产量是600公斤,那么每亩都需要施用90公斤左右的磷肥钙,同时还有65公斤的碳铵以及15公斤的硫酸钾。若玉米的亩产量超过800公斤,所使用的碳铵量应控制在120公斤左右,过磷肥钙在90公斤,硫酸钾的施用量是20公斤。采用这种施肥方式,能够使玉米幼苗吸收养料的效果不断提高。如果是在玉米拔节期間追加肥料,最好将氮肥作为施用重点。除此之外,保证适时中耕,实现土壤实际温度的有效提升,使土壤更为疏松,不断强化除草与农药喷洒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应保证浇水操作的及时性,使玉米植株获得更充足的水分。在浇水的时候需要注意适中与适量。种植工作人员还应当全面且深入地分析玉米植株种植的具体状况与人工授粉的参数,一旦授粉完整性较差,必然会降低玉米产量。

3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选择的玉米栽培技术会直接影响生长情况以及产量和品质。所以,加大玉米栽培技术管理与应用力度,逐渐成为农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玉米栽培技术可以与玉米生长状态完美结合,进而为其提供理想的外界生长环境。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播种时间、地段以及土质的合理性,才能实现玉米生长效果的全面提升。特别是种植密度,在玉米种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玉米栽培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是科技应用的成果,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强化玉米栽培的技术,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整地玉米
收玉米啦!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最饱满的玉米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