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18-01-29张志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

张志

农作物的栽培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发展,栽种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农作物高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对农业的增产丰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努力提高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文章从农作物高产的途径入手,对常见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提升,随着作物种类的多元化,也给栽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沙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而且农民的收成受到很大影响,威胁到国家粮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对土地和环境的改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提高农作物的光照时间,从而确保光合作用延长。利用间种、套种及立体种植等来提高复种的指数,确保农作物收获面积的增加。可以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延长,对其进行补充人工光照。利用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等来增加农作物的光合面积,利用通风透光及增施各种肥料等来增强农作物的光合效率。

1.2改良遗传因素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其是否高产与种子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保农作物种子的优越性,选用具有较好抗逆性、稳产及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种子品种,通过育种来对株型进行改良,确保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使其具有较为适宜的成熟期。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多种育种方式进行有效配合,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确保育种水平的提升。

1.3提高栽培技术

土壤耕作、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可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利用土壤耕作技术可以有效的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结构,确保土壤具有较为适宜的孔隙比例,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分布进行有效的调节,协调土壤中的肥力问题,并做好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杂草清除及表土的疏松工作,确保土壤的高产性。在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生产条件及产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做好肥料用量配合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肥效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

1.4其他措施

目前在农作物生长发展過程中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可以适当的延长农作物的成熟期,灌浆期,使其完成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目标的实现。

利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水分,不仅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能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而且还会对温度的变化起到较好的缓和作用。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建议和措施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为了改变片面的追求高产,而加大化学肥料的用量,导致土壤不断恶化的状况。需要对土杂肥的施加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要利用深翻改土来实现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确保土壤肥力的增强。另外,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实现对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控制,利用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及利用化学控制病害等多种防治措施来对病虫害起到有效地预防作用。在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措施结合一起应用,这样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要加快栽培观念的转变,通过科学栽培来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以增施有机物作为基础,对施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配方进行施加,确保土壤肥力的提高,实现高交、稳产的目的。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通之深耕、细耙及精细整地、除草等来强化对农作物栽培期间的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通过不断的对以往的栽培经验进行总结能够发现许多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防病的重要措施。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对马铃薯进行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增产的目标。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则在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对栽培环境进行改善,努力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加快农作物栽培理念的转变,利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科学栽培,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农作物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作物高产栽培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