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病害及其防治

2018-01-29孙红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6期
关键词:薯种晚疫病病斑

孙红敏

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也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而且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帮助。但是在生产中,农户盲目使用农药导致马铃薯品质下降,而且各种药物可能在马铃薯上残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本文针对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提出防治管理意见:以农业措施为主,加强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

1马铃薯病害的综合防治

在进行马铃薯病害防治时,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传统种植过程中采用的防治方法是化学农药防治,—些农户对病害防治的认知不足,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没有及时对病害进行控制,当病害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采取方法进行控制,难度会增大,对马铃薯生产产生的影响十分严重。

在马铃薯病害防治过程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频率,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方法,从薯种选择、处理、栽培管理等角度着手,提高病害防治水平。一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脱毒薯种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常见品种,可以对晚疫病以及病毒性病害进行有效预防。二是在栽种过程中也要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害的发生,例如对马铃薯种植土壤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偏酸性土壤,尤其是要选择一些地质疏松、透气性好、育肥、保肥的沙土地,可以对疮痂病进行有效预防。三是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四是要合理轮作换茬,马铃薯是—种不适宜连作的作物,适合与玉米、麦类等禾谷类及大豆等轮作,不适宜与茄果类蔬菜进行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控制可以减少病菌以及有害昆虫的数量,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程度。

2马铃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2.1马铃薯晚疫病及其防治

晚疫病是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可侵染地上茎叶和地下茎块,当马铃薯叶片被侵害时,叶尖或者叶缘会产生褐色水渍状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在潮湿的环境中病斑会迅速扩大,而且变成深褐色,在病斑的周围会生出白色霉状物,马铃薯叶背受害最为明显。当马铃薯块茎感染晚疫病之后,初期会产生小的褐色或者紫色病斑,在潮湿土壤内,晚疫病的病斑会加大,造成马铃薯块茎腐烂。

对晚疫病进行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选择抗病性能较好的马铃薯品种。第二,在栽种过程中要对马铃薯薯种进行严格选择,对于一些带病的薯种要进行清除,如果是伤病块茎,坚决不能作种。第三,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出现晚疫病现象,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可以采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处理,一般对中心病株进行处理即可。第四,对栽培过程进行管理,积水过多、潮湿环境是导致晚疫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积水,在灌溉区域要采用起垄沟灌,不能淹垄,对于—些病害比较严重的田地,在收获之后要及时将茎叶全部清除,防止感染其他植株。

2.2马铃薯环腐病及其防治

环腐病是—种細菌性维管束病害,感染环腐病的马铃薯会出现萎蔫,如果播种的是患有环腐病的薯种,患病较轻的可以出苗,但是生长十分缓慢,而且叶片小,生长过程中叶片边缘逐渐褪绿,而且向上生长的时候越来越枯黄。严重的患病薯种一般不能出苗。患有环腐病的马铃薯脐部呈红褐色,纵切病薯可以看见有不同程度的黄色腐烂现象。对环腐病进行防治,首先要选择抗病性能较好的品种。其次要建立无病留种田,在播种的时候选择整薯播种方式,避免切割时在伤口处感染,如果要对薯种进行切割,则要对切刀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浓度为0.1~0.2%的升汞液或5%石碳酸、5%来苏尔、75%酒精等对切刀进行浸泡消毒,减少患病。第三,栽种之前采用药剂进行浸泡,使用200毫克/千克(ppm)的土霉素溶液浸种薯,提高抗病性。

2.3早疫病

早疫病也是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起,对叶片和茎块都有危害。感染早疫病的马铃薯会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患病比较严重时还会出现叶片脱落。对早疫病进行防治,首先采用农业防治方法,选择抗逆性较好的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做好水肥管理,适当增加钾肥使用量,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雨后必须及时对沟渠进行清理,防止积水。其次采用药物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以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例如使用丙森锌或代森锰锌(螯合态)药剂,喷施1~2次,如果患病严重,可以使用百菌清、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4黑胫病

黑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茎块,感染黑胫病的马铃薯幼苗十分矮小,茎秆较硬,茎秆的节间距离较短,叶片发黄而且呈卷曲状态,受害的植株很容易连根拔起。对黑胫病进行预防,首先要选择没有病害的健康薯种,在栽培前对薯种进行处理,使用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浸种20分钟左右,或者使用浓度为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然后进行晒种。在运输薯种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擦伤现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马铃薯粮菜兼用,并逐步主粮化的形势,我们要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病害的有效预防,主要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对薯种进行处理,对栽培过程进行管理,对于患病严重的马铃薯要及时用药,以提高病害防治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薯种晚疫病病斑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育苗综合技术措施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