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18-01-29王亚磊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丙环唑纹枯病乳油

王亚磊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发展,小麦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十分大的比重。因此,应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小麦产量的提升,优化小麦質量。同时,从小麦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入手,本文主要针对小麦品种、整地工作、施肥和土壤的处理、播种深度,做好病虫害防治,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生长特点,运用正确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需要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小麦的良好生长。因此,针对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探讨,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做出努力。

1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小麦的品种较多,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优质的小麦品种。小麦品种的不同,适宜的生长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对小麦进行品种选择时,不仅要了解当地的具体气候、雨水以及土壤情况,还要了解当地的常见病害、虫害。通常,在挑选种子时,最好选择纯度较高的,这样才能确保小麦的产量与质量。近几年的数据显示,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所以最好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一旦发生病虫害,必须及时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不断改进防治模式和方法,有效降低病虫害给小麦种植带来的危害。

2切实做好整地工作

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料大多来自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在播种小麦前,需要实施整地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产量与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已被广泛运用,基本实现机械化整地、播种以及收获。在整地过程中整地深度一般维持在25~30cm之间,在完成旋耕作业之后,进行机耙,将土地整平,保证地面土壤细碎,地面上虚下实,为播种奠定基础。

3合理灌溉和科学施肥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灌溉,如果水分缺失,很容易导致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如果气候干旱,必须及时进行人工灌溉,保证水分的充足。此外,施加肥料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一定要严格按照小麦生长的需要进行底肥的施加。因此,小麦播种前,主要选择的基肥为迟效性肥料,然后进行种肥施加。为了促进小麦的生长,通常是在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加肥料,提升肥料利用率。小麦处于生长期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适当施肥补充能量,尤其在小麦发苗以及抽穗期间要适当增加施肥量。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要防治病虫害,合理分配氮肥、磷肥以及钾肥。

4对播种期进行科学选择,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

小麦的播种期对于小麦的优质高产有重要影响,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播种较早,小麦吸收土地的养分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老弱苗现象,容易加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健康生长。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选择恰当的小麦播种日期。小麦对于播种深度同样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是3~5cm,不能相差太远。在小麦播种中如果深度较浅,就会影响吸收水分,出现干燥情况,不能正常成长,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变弱,播种过深,就会造成吊根。因此,种植者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选择。

5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条锈病和小麦蚜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化学药剂防治工作。首先,针对小麦纹枯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20%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苯醚甲·丙环唑20-3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洒,以后(隔7M0天)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防治;其次,针对小麦条锈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上述药物既防治锈病,又可治叶枯病和纹枯病;最后,对于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40%乐果乳油50~75毫升,或80%敌敌畏75MOO毫升,用2~3公斤水稀释后,拌细沙土15~25公斤,于傍晚无风时撒入田间,防治效果显著。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种植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尽快实现小麦优质、高产,必须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选种与种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后期管理,对常见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防治,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条件,降低病虫害的侵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丙环唑纹枯病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