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分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8-01-29简兰芬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合理提高分层

摘 要:“分层导学”教学模式的重心在于合理的“分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施教,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合理“分层”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分层、教学环节的分层和教学方法的分层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合理;效率;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是因为《课程标准》关于“普及性”和“发展性”的严格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学校对于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实验探索不止,也因此催生了许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中,“分层导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对于实现这两个整体目标的有力践行。

“分层导学”教学模式的重心在于合理的“分层”。正是因为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学习情感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效果上的差距。所以说,合理的“分层”才能更好地完成“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有教无类”的远景目标。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层”,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施教,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他们真正想学到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达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 学生能力的分层

从传统教学的经验来看,课堂上,教师进行的是“大杂烩”式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会以班级的中等生为基准进行教学。这样的话,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优等生“吃不饱”,而低等生却是“吃不了”。因此,“面向全体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层导学”教学模式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分层导学”教学模式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是关键。否则的话,“分层导学”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该有的教学效率也没有办法得到实现。

对学生的合理分层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班级学情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对本班学生的情感态度、基础水平、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特长等等各方面的软硬件进行充分考虑并据此作出合理、科学的分层,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分層学习目标中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并且在同组中完成协同合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些教师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唯一依据是很不合理的。要知道,考试成绩只能是对学生学科基础水平的部分反映,而对于其他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等是不能完全反映的。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几次的分层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达到切实合理的分层。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三至四个层次的分层。

二、 教学环节的分层

对于“分层导学”而言,对学生的合理分层不过是开始。完成了对学生的合理分层,小学数学教师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分层。应该说,对教学内容的分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只要根据所分的几个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即可。当然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层次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根据章节知识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教学量也应该有所不同,在难度的选择上还要注意不同层次之间的难易系数的控制。

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简单,可要说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不简单了。一般而言,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说对于难度系数低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而对于难度稍大的内容,教师就应该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争取把这些学习内容在组内消化掉;而对于那些难度大的内容,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并且在学生确实无法通过合作解决的情况下提交班级层次进行探讨,必要的时候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的时候,对于“12+14+36=?”之类的难度较小的题目,就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对于“33+15+67=?”之类的中等难度的题目,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他们比较一下谁的计算方法更简便,而对于“168+250+3285+41+15+59=?”之类的较难的题型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

三、 教学方法的分层

从学生的分层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共同性来。比如说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时间投入、学习方法等等方面,正是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效果(成绩)上相差无几。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地获得应有的发展。

对于较低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扶上马,送一程”式的教学方法,对这类学生的学习常规进行全面、细致的跟踪,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相应的鼓励,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起始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甚至要苦口婆心地“逼迫”这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免得他们在全班学习中处于永远掉队的地位。对于那些中等学习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恩威并重”式的教学方法,既要让这类学生知晓自己学习上的优点,更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对他们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督促他们向着优秀进发。而对于那些优等生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简政放权”式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充当好班级同学中“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在“兵教兵”的过程中完成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这样的话,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够在相应的学习任务之下,充分发挥同学间互帮互助的作用,形成班级整体积极向上的氛围,利于全班数学学习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2]赖丽华.探究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新课程导学,2013年.

[3]曾九福.小学数学课堂分层导学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

作者简介:

简兰芬,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提高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