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榜嘎的资源与使用情况调查

2018-01-29刘治民赵纪峰秦松云刘翔王昌华张植玮罗维早钟国跃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资源调查藏药

刘治民+赵纪峰+秦松云+刘翔+王昌华+张植玮+罗维早+钟国跃

[摘要] 为明确藏药榜嘎的实际基原,掌握榜嘎的使用情况、资源分布及其蕴藏量,该文采用文献调查、走访调查以及野外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明藏药榜嘎的实际基原主要为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或船盔乌头A. naviculare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其中甘青乌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昌都地区),船盔乌头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主要使用资源量较大的甘青乌头,西藏地区(除昌都地区外)主要使用船盔乌头,船盔乌头的资源趋于濒危状态,文献记载的其他品种未见使用。表明榜嘎药材的使用与其资源状况有关,建议需加强保护,并引导市场流通。

[关键词] 藏药; 榜嘎; 资源调查; 使用情况

[Abstract] The study is aimed to clarify the actual original plant, find out the usage status and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th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Bangga". By using the way of the literatures survey, interview and investigation, it found out that the actual original plant of th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Bangga" were the whole dried plant or the aerial part of Aconitum tanguticum or A. naviculare of Ranunculaceae, among which A. tanguticummainly distributed in Sichuan, Gansu, Qinghai, Tibet (Qamdo), and A. navicul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ibet. Sichuan, Gansu, Qinghai and other Tibetan areas mainly used the resources of A. tanguticum, Tibet (except the Qamdo area) mainly uses the A. naviculare, which resource was imminent in danger. Other speci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were not used. It showed that the use of herbs related to their resources,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guide the market.

[Key words]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Bangga; resource investigation; usage status

藏药“榜嘎”()是藏医临床常用特色药材,《晶珠本草》[1-3]等文献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收口、燥湿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传染病引起的发热,肝胆热病,血症,胃热,疮疡,蛇蝎咬伤以及“黄水病”。经初步统计,处方中含“榜嘎”药材的藏药成方,《中国药典》2015年版[4]中收载有5个(十二味翼首散、九味石灰华散、十三味榜嘎散、二十五味松石丸、安儿宁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3]中收載有37个,临床应用广泛。经对藏医药文献中“榜嘎”的初步考证得知,“榜嘎”基原主要为毛茛科植物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或甘青乌头A.tanguticum (Maxim) Stapf 的干燥全草[5],此外还涉及毛果甘青乌头A.tanguticum var.trichocarpum Hand.-Mazz.、叉苞乌头A.creagromorphum Lauener、刷经寺乌头A.liljestrandii var. fangianum、祁连山乌头A.chilienshanicum W.T.Wang等同属多种植物[6-7],其药用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8],且其现有的质量标准也不完善。本文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藏医药使用地区内“榜嘎”的基原、品种应用及资源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明确其实际基原,为其质量标准的规范和提升提供依据。

1 榜嘎的资源调查

1.1 文献调查、标本统计

经查阅《中国植物志》[8]、《西藏植物志》[9]、《青海植物志》[10]、《横断山区维管束植物》[11]等地方植物志,结合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IBSC)、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KUN)、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馆(PE)、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HNWP)、江苏植物研究所(NAS)、西北农林科技大学(WUK)、中科院武汉植物园(HIB)、庐山植物园(LBG)、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DBI)、广西植物研究所(IBK)、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标本馆(SM)等标本馆以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系统的标本记录(标本数据截至2010年),整理出榜嘎相关基原植物的分布情况及其生态环境等信息(表1)。

1.2 实地调查

1.2.1 调查区域及路线

参照文献整理的榜嘎分布情况,结合藏医药主要使用区域,对西藏、甘肃、青海、四川4个省区藏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由于时间等因素限制,未对云南藏区进行调查)。具体路线为:理县—马尔康—红原县—合作县—临夏县—循化县—西宁—互助县—马牙雪山—湟源县—同德县—果洛州玛沁县—玛多县—玉树—囊谦县—昌都—八宿—波密—鲁朗—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林周县吉隆沟—日喀则—浪卡子—乃东县—错那县—隆子县—那曲—巴青—丁青—类乌齐—芒康县—巴塘—理塘县—新龙县—康定县。endprint

1.2.2 样方调查

调查区域内,根据榜嘎基原植物分布的密度、范围和适生环境面积等实地信息,选择榜嘎基原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且又能反映其野生资源分布特点的地点设置样地,并开展样方调查,随机设置“3 m×3 m”样方。记录调查点的GPS信息、生态环境及样方内群落类型、群落盖度、伴生植物种类、土壤类型等数据,采集样方内榜嘎基原植物的所有植株,记录株数、株高等信息,阴干,称干重,根据样方内全部植株的重量估算其资源量和产量。对虽有榜嘎基原植物的分布但密度极稀疏或极密集的异常区域只做定点记录。采集标本和对口药材,进行分类学鉴定,重点掌握榜嘎类基原植物的种类、分布区域与分布特点、资源量等。

1.2.2.1 榜嘎基原植物的实际分布及资源量 野外调查中共设置12个样地、33个样方(表2,3)。其中踏查样地多存在过度放牧行为,植被破坏较为严重,甘青乌头或船盔乌头分布非常稀疏,普遍矮小,多贴地生长,多因生长在灌丛下或者荨麻丛中得以存留,因此仅做定位记录,未进行样方调查。

调查表明,甘青乌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天祝县、青海省(循化县、互助县、贵德县、贵南县、泽库县、玛沁县、玉树州、囊谦县)等,船盔乌头主要分布在西藏(墨竹工卡县、错那县、林周县)等。甘青乌头、船盔乌头多呈零散分布,没有种群优势,总体资源量不大。

调查中并没有收集到叉苞乌头、毛果甘青乌头及祁连山乌头、刷经寺乌头的相关信息和标本、样品,提示可能这些品种分布较狭窄,无法形成商品,此外祁连山乌头和刷经寺乌头形态皆类似铁棒锤,而与甘青乌头等形态差异较大,可能是部分地方藏医所使用,属于民间用药,也可能为文献[6-7]记载有误造成。

1.2.2.2 榜嘎基原植物的适生生境及群落类型 调查表明,甘青乌头通常生于海拔3 489~4 526 m 的高山杜鹃杂木林下、高山灌丛、草坡灌丛、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多为湿润的黑色腐质土或高山草甸土,多分布在光照良好的阳坡;船盔乌头生于海拔4 731~4 827 m的草坡灌丛、高山灌丛、乱石坡,土壤为砂石土壤(表4)。

2 榜嘎的走访调查

对调查区域内的藏医医疗机构、藏药制药企业、药材市场及部分地方土特产销售门市部等进行走访调查,以掌握各地区藏医药从业人员对“榜嘎”的品种与基原的认识、当地实际使用的品种情况及药材生产和流通状况等,收集相关的药材、成药等进行基原鉴定。

2.1 榜嘎的基原与资源情况

以藏文译音“榜嘎(或榜阿嘎保)”为名咨询榜嘎的实际基原时,受访者多参考嘎务先生的《藏药晶镜本草》,称榜嘎基原为甘青乌头,青海省藏医院依据《晶珠本草》考证,称产自青海者为甘青乌头、产自拉萨者为船盔乌头。其中,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昌都地区藏医院)基原为甘青乌头,四川(甘孜州藏医院)、青海(省藏医院)的榜嘎基原为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西藏(除昌都地区外)的榜嘎基原为船盔乌头。收集了部分藏医院和藏药厂的榜嘎药材样品,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钟国跃研究员鉴定相关基原(表5)。

调查得知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全草,部分藏医院应用其地上部分,个别藏医院表示榜嘎分高矮,矮的比高的质量要好,并强调药材必须带花采收,并有藏医院根据榜嘎的形态不同而应用于不同的成药制剂。对比收集、采集的榜嘎样品发现:绝大多数样品为地上部分,少有带根全草;有部分甘青乌头样品存在高、矮两种形态;有部分样品在花蕾期就进行了采集。野外采集中也发现,其块根较小,且容易与地上部分断裂,不易采集全草。提示“全草与地上部分、植株矮者与高者、花期与非花期”其功效等可能存在差异,需对其共同作为榜嘎药材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走访调查得知:四川黑水县与红原县交界处、甘肃夏河县扎油沟、西藏察隅县及下察隅县的古油乡、工布江达的娘蒲乡分布的榜嘎资源较丰富,若尔盖县当地榜嘎资源量很少,除仲巴县外日喀则地区基本都有榜嘎分布,但分布的资源量很少,林芝地区船盔乌头已经濒危,资源量仅能满足林芝地區医院制剂的需要,而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四川的金川和马尔康有少量甘青乌头栽培。

2.2 榜嘎的流通

榜嘎的使用与当地资源分布情况和用药习惯有关,随着交通、贸易等的日益便利以及使用量的日益增大,藏医传统的自采自用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变为自行收购或从外地收购。如果当地资源量大,能够满足其生产或临床应用的需要,就采取自采或从当地农牧民处收购,如果当地资源量无法满足需要,则少量采自当地,多数从外地采购(表6)。此外西藏昌都地区藏医院除当地农户采药,医院收购的形式外,还有地方藏族医用所采的野生药材样品,通过交换获得藏医院成药的传统;部分企业近年来未有使用榜嘎药材。

2.3 榜嘎的应用

榜嘎主要用于藏成药品种及医院制剂的生产,剂型上以丸剂、散剂为主,榜嘎药材的应用与藏成药的使用直接相关,故其年用量波动较大。含榜嘎的藏成药主要有安儿宁颗粒、大月晶丸、坐珠达西、流感丸、十三味榜嘎丸、十二味奇效汤散、八味獐牙菜、 二十五味松石丸和亚玛众清制剂等。调查发现:不同医疗机构及企业间其年用量、收购价格均差异较大,表明不同地区间药材的供应—需求关系差异较大(表7)。价格高企,易造成对部分地区榜嘎基原植物毁灭性的采挖,如某藏医院一年榜嘎药材压货就达20 t。提示青海(果洛、大通、互助北山)、西藏(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山南地区)等几个重要的补充来源地以及四川黑水县与红原县交界处、甘肃夏河县扎油沟、西藏(察隅县及下察隅县的古油乡、工布江达的娘蒲乡)等榜嘎资源相对较丰富地区的资源压力很大,容易出现危机。因只调查了四省区藏区内的大型藏药制药企业和藏医院,未对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云南藏区的榜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保守估计全国榜嘎的年使用量至少在10 t以上。

受访者对榜嘎毒性、是否炮制以及功效的描述,基本与《藏药标准》[12]等药品标准和文献记载中描述的“无毒、无需炮制、清热解毒,用于肝胆类等疾病的治疗”等一致,如青海省藏医院提到凡涉及肝胆病藏医大都用榜嘎,日喀则地区藏医院提到榜嘎主要用于治疗热病。调查发现药品标准与文献记载对于藏药榜嘎的应用有很大的指导性,提示规范和提升药品标准,整理修订藏医药文献对榜嘎的合理、安全应用至关重要。走访中日喀则地区藏医院提到“对矿物药去毒时,如果没有榜玛(笔者注:红乌头)时,可用榜嘎代替”,这可与《昌都地区志》中记载的“多种矿物类药材需加入唐古特乌头的药液共煮,其配量为1∶0.1,用此法可去毒性”[13],白草乌(船形乌头)还可配伍金色诃子等用于炮制藏医矿物用药“君西”[14]相印证。endprint

3 小结与讨论

结合走访调查和野外实地调查表明,榜嘎实际使用的基原主要为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和船盔乌头A.naviculare 2种,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主要使用资源量较大的甘青乌头,西藏地区(除昌都地区外)主要使用船盔乌头,这与学者朱敏的调查结果相一致[15]。其药用部位为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其中甘青乌头主要分布在四川(黑水县、红原县)、甘肃(天祝县)、青海(循化县、互助县、贵德县、贵南县、泽库县、玛沁县、玉树州、囊谦县)、西藏(昌都地区),生于海拔3 489~4 526 m的高山杜鹃杂木林下、高山灌丛、草坡灌丛、高山草甸灌丛间;船盔乌头主要分布在西藏(墨竹工卡县、错那县、林周县、山南地区、工布江达、察隅、隆子县),生于海拔3 489~4 526 m的高山杜鹃杂木林下、高山灌丛、草坡灌丛、高山草甸灌丛间;其余如甘孜州、大通县、夏河县、果洛州、日喀则地区、巴青县等,虽未收集到对口药材进行鉴定,无法确定基原,但表明这些地方皆有榜嘎资源的分布。

实地调查发现,互助北山等地甘青乌头资源多呈零星分布,已无成片分布,其中船盔乌头已趋于濒危,《西藏濒危藏药材目录》亦记载有榜嘎(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已经成为药厂需求量较大且人工种植难度较大的一级濒危藏药材[16]。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尤其需加强对这几个重点区域的榜嘎资源的动态监测,并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引导有计划的采收,禁止毁灭性的滥挖行为;建立统一规范的藏药材市场或信息平台,以提高榜嘎的流通使用度。调查中获悉四川金川、马尔康地区有少量栽培,可组织对其栽培状况和种植规模等进行调查,并积极开展野生抚育、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以保障榜嘎药材的使用。

朱敏等[15]通过薄层色谱法发现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两者化学成分相近,曾锐[17]、瞿燕[18]等发现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表明二者同作为榜嘎基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需进一步进行成分组成相似性的研究以及药理、药效等的对比分析,积极探索其作用机制,揭示两者同为榜嘎基原的本質,以确保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蒂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毛继祖等编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4,178.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2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

[4] 中国药典.一部[S]. 2015:433,442,443,476,874.

[5] 中国药典.一部[S]. 1977:628.

[6] 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5.

[7] 罗达尚.中华藏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65.

[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82,321,301.

[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植物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2.

[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植物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植物志.第1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301,305.

[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横断山地区维管束植物.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71,455.

[12] 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卫生局.藏药标准[S].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101.

[13] 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都地区志.下[M].北京市:方志出版社,2005:844.

[14] 撒吉,南太加.矿物药“君西”在藏药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2):1159.

[15] 朱敏,肖培根.常用藏药榜嘎的研究[J].中药材,1989,12(10):17.

[16] 李良玉,占堆.藏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社会科学战线,2007(5):80.

[17] 曾锐,候新莲,高宇明.榜嘎总碱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27.

[18] 瞿燕.藏药榜嘎总生物碱的抗炎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412.

[责任编辑 吕冬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资源调查藏药
金诃藏药拿牌前后
金诃藏药获牌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藏药独一味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