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生活性”

2018-01-29封改云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生活性教育性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则会变得丰富有趣,简单易懂;生活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二者水乳交融,难解难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理论知识,忽视与生活的结合;有些教师侧重生活的应用,而忽略学科知识。在生活中,学生亦如此,难以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本文旨在如何正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同时,在学习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性;生活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是在小学这一阶段完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逻辑思維也不严密,知识储备量较少,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体会语文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

一、 语文教材的教育性

小学语文教材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组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助人为乐、爱护环境、热爱祖国、思念家乡、榜样的学习等主题贯穿始终,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挖掘文中的内在思想,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语言文字的情感。最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交往、学会创新、学会理解、学会体验,最终学会共同生活。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性

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的确,生活中,无处不语文,无处不教学。叶圣陶先生在谈写作教学时说:“这源头很密弥,很广大,不求外援,操持由己,就是我们的充实生活。”只有来自生活,写作才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生动活泼的文章。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将语文教学应用到生活中,学生才能学到活的语文,养成活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会有丰富的内容,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生活性”互融的意义

语文没有生活,则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用处;生活没有语文,就会觉得寡淡无味,失去乐趣。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拓展生活空间,丰富语文课堂以及优化生活环境,培养实践能力。

(一) 让学生学到“活”的语文知识

文中的“活”就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古人把语文的应用比作“行云流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生活是动态的,波澜起伏的,反映到语文教学中也是活泼的,变化的,语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实现“活”的教学。变生活为语文大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自觉地用语文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反映生活,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将语文“死”的知识与学生“活”的行为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并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二) 让语文知识丰富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古诗、记叙文”等体裁的文章,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和真挚的情感。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浅薄,对生活了解知之甚少,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了解到生活中许多未见过的事情,能够更好地感知生活。同时,通过语文知识,拓宽眼界,了解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知识,让间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感受,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触及社会焦点,使学生更深切的理解阅读内容,增强表达能力。

四、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生活性”互融的措施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生活性”互融的意义,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本文将从生活、学生、教师三个方面提出策略,以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生活性”更好的结合。

(一) 利用生活,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就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读好生活这本“书”,也就学好了语文。旅行,参观博物馆,逛书店,看展览,游公园,唱歌,看电视等,通过生活中的媒介,了解字词句的用法,观察待人接物的方式,学习榜样的精神,辨别生活中是非的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这与学习语文的目标不谋而合。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课本就是生活的记录,语文教学是对语文知识的阐述,也是对生活的解读。生活中到处可见语言文字,人与人的交流,实践的行为,学生的喜怒哀乐,在语文教学中都有体会。生活这本“大书”内容丰富而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关注生活,在广阔的生活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二)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的确,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意义并运用到合适的场合中,一切都是徒劳的。教学中,如果讲到保护动物,就应该让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其生活习性,明白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动物。教师教学生将语文知识自觉地应用到生活中,并培养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行为才会持久。

(三) 教师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教师把“忠”“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向学生的头脑里灌输,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局限,难以将这种行为反映到生活中。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就显得格外重要。倘若教师讲述讲卫生的重要性,那么首先要求自己能随手捡起废纸屑。教师还可以做公益,帮助他人,与同事和睦相处,使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学生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教,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讲述其中的意义,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生动具体地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谢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谢珊瑚.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困境与出路[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聂苏、王凌皓.叶圣陶·教育名著导读[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封改云,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性教育性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