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黄帝内经》“一分为三”思想及临床意义

2018-01-29叶太生姚琼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黄帝内经

叶太生+姚琼

[摘要] “一分为三”作为哲学上的认识论,是最基础的思维方法之一,也是中国哲学的理性思考。基于此,梳理中医理论形成期著作《黄帝内经》中“一分为三”的思想内容,既是发展中医学理论,也是创新性认识现代疾病诊治规律的内在要求。从“以三为数”“以三为道”溯源其内涵,发现“一分为三”启迪了中医“因、机、证、治”的理论,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并初探“一分为三”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气、血、水三分辨证的方法,以糖尿病肾病的三分辨证为例说明其逻辑说服力,是中医临床诊治新思路。

[关键词] 一分为三;黄帝内经;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2(c)-0133-04

[Abstract] “One divided into three” is a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it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hinking methods, and also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Based on this, it sorts out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one divided into three” in the book of Huangdi Neijing, which is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TCM theory form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but als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innov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es of modern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connotation of “one divided into three”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 the value” and “three as the rule”. It is found that “one divided into three” inspired the theory of “because, machine, syndrome, cure”, and has universal theoretical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one divided into thre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ut forward “Qi, blood, water” three points dialectical method, to treat diabetic nephropath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its logical persuasion, is a new wa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One divided into three; Huangdi Neij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都是从“无”到“有”,具备一元论[1]、二元论、三元论及多元论的发展历程,派生在中国哲学认识中体现就是“物”和“道”概念频出,最具代表性的阐述是《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认识事物的复杂多元的起点——“一分为三”自然是最基础思维方法之一。如:《易经》中的“阴阳相交”思想,儒家的“中庸”[2]、道家的“守中”、佛家的“中道”以及名家提出的“鸡三足”[3]、“黄马骊牛三”,都有哲学意义上“一分为三”的理性思维[4]。《史记·律书》也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同时在古代文献中,“三”的繁体字“叄”又通于“参”,“参”就是“参与”,即第三者参与到矛盾双方之中来,对矛盾双方进行调和、沟通和转化[5],这说明了作为数值的“三”以及作为哲学意义的“三”区别和联系,而中医学理论发端的《黄帝内经》时期以研究人的“长生久视”为“物”,就体现了上述的哲学视野,其“一分为三”的思想也多有體现,研究《黄帝内经》“一分为三”的思想不仅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溯源,也是启迪现代临床思维方法的“道”。

1 “一分为三”哲学概述

哲学体现在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观察的理性思考中,中医学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阐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辨方法,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实证方法两种模式,这也是中医学认知疾病的常用方法。而“一分为三”就体现其中,一般来看形成事物对立属性认识的概括理论很多,传统的阴阳学说便是典型代表,从阴阳学说这一基础看人体生理病理就是中医学基本的哲学思想,然而随着认识的加深,发现对立面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状态,“有对斯有中”[6]。所谓对立是属性本质的对立,没有体现量的关系,但量变引起质变[7],存在一种到达彼此的过度状态。可谓中,抽象归纳即是“三”,即事物现象生成运动的“一分为三”,这里“三”即是数字的“三”,也是哲学上的“三”,前者形而下,后者形而上[8]。《管子·枢言》也说“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先王因其参而慎所出所入。”在《中庸》里也提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都指出了存在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还有中间状态,即万物必须有“冲气以为和”的“三”,是以有三而生万物。endprint

客观上,世界本原是可以用三分数字来概括的,中间和两端本是相比较而存在[9]。想象一下,在现实世界中,“一分为三”广泛存在如:时间上的认识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分;空间上的认识有“上、中、下”和“左、中、右”三分;立体三维有“长、宽、高”三分;物质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分;色彩上的三原色“红、绿、蓝”可以演化成任何一种颜色等。这些直观地体现事物“一分为三”构成的客观性,既是数字的“三”,也是人类认识复杂事物上的发端,即是三的“数”。

主观上,思考事物规律“一分为三”更趋全面和稳定,比如构图,两点成线是不稳定的,三点成面,好比三角形,才构成了稳定的结构,点是还原性即微观、线是局部性即中观、面是整体性即宏观[10]。点、线、面三分思维更全面的描述了构图中展现的规律,在人体认识上更需如此的方法,即是三的“道”。

总之,无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是主观认识,先从一开始或者称混沌开始,然后显露出对立面或者是认识上开始注意到两面,即为二,进而两面有过渡部分,而知中间,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整认识,此之谓成于三[11]。抽象为数便是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多开始出现,构建整体特性。所以哲学上的“三”是概括性很强的认识论,自古已然形成,《黄帝内经》中即有充分的体现,这一思想也构成了中医学哲学基石,厘清“一分为三”的思想也是发展中医学理论和创新性认识现代疾病诊治规律的内在要求。

2 以三为“数”分

2.1 时间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其中平旦、日中、日西即是时间划分的一分为三[12]。体现人体一日中生理变化规律,也是疾病发端认识基础,中医学中就有时间医学的体现,如子午流注取穴针灸疗法即为实例,中医学认识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十二个时辰,时辰在变,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有盛有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有序流动,这为治疗具体病证的选穴提供了最优途径,是典型的时间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发现人类生物钟调节机制的规律异曲同工,也是中医学理论早慧的体现。

2.2 空间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这段文字体现阴阳三分的空间划分,有前后左右上下的三维认识,是对空间的“一分为三”,也是人与自然整体观念重要体现,认识宇宙的空间感和人体的空间划分认识构成了后世阴阳三分[13-14],六经辨证的基础,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为例,即表、里、半表半里的认识具备了“三分”的空间感,为认识疾病的传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2.3 三部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陰为枢。”前者是机体由上至下部位的三,后者是机体由内即外部位的三[15]。部位的划分有助于系统化认识病证发生部位,在强调病位和病势规律上可以构成预防理论和传变理论,比如上中下三部的疾病传变就有临床意义,寸口脉法中对应脏腑病变规律也是三部划分的实例。

2.4 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愿闻三焦之所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古人把营卫循环于躯体的头胸、上腹、下腹不同的功能称作上、中、下三焦。《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气游三焦”的观点,明确了中下二焦的分界线:“半,所谓天枢也”这些是人体内部的三[15]。仅从部位看,三焦划分既是生理上联系,也是疾病传变的基础。

从三焦病位看,在《灵枢·邪客》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三隧:水谷入胃后代谢转归的三条通道,即出于下焦的糟粕之道,出于中焦的津液之道和出于上焦的宗气之道,也是“一分为三”思维方式,既有生理上的意义,也有病理上的意义。

3 以三为“道”分

3.1 阴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素问·阴阳离合》:“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素问·阴阳离合》:“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上述原文体现人体阴阳认识复杂化后,有次序的出现多的状态及三阴三阳[16],反映了事物存在的三种形态,即产生的事物、发展的事物和变化的事物,兼有转化过程,符合过渡、中间状态、平衡状态的思维理念,不仅是时空的转化,也是演变规律的体现,医学上看,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具备中间状态的特点,前者主要体现在亚健康状态,后者主要是疾病产生后的稳定期。从治疗上前者可以“治未病”以防之,后者可以“治已病”以防复发或加重。

3.2 经络

经络理论中十二经脉分阴阳两类,阴经、阳经各分为三。即《素问·阴阳离合论》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引进阳明、厥阴,形成完整的三阴三阳理论。同篇中还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阴三阳在时空合一,表现了疾病的传变或开阖枢学说[17],其内涵在于完善了疾病的传变过程,变化途径以及过渡思想,也是一分为三,具体而言,疾病发生上有路径规律,病理上有趋势规律,病情上有轻重规律,为认识很多常见病及自限性疾病奠定了基础,也引导了新发现疾病的认识。

3.3 脏腑endprint

黄帝内经中从脏腑看,把脏腑三分为脏、腑、奇恒之腑,同时基于五行学说这种辨识工具,认识疾病,用来说明脏腑之间生、克、乘、制的复杂关系,显然包含着三元构式,五行的制约关系是通过三行间的制约达到的,任何一行太过都必然克伐其“所胜”,被克伐者要保持不受伤害,其子承而制之,克制太过的一行,使五行重新恢复平衡协调状态,这是典型的三元关系,即三行中两两相对平衡构成的“三角形”关系,也是一种稳定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病位、传变规律,同时也是对复杂医学问题的简单改造[18]。

3.4 三才

三才思想出自《易经》,其中《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完整定义了三才内容分别指天、地、人,而《黄帝内经》中也有三才体现,《素问·着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或许无意中暗和了现代医学认知模式,从自然科学(生物)、社会科学(社会)、心理科学(心理)三方面认识人体疾病的综合医学模式[19]。

3.5 诊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该段原文体现在于三部反映人体病情,有天、地、人的三分思想,是诊法思想中反映由内及外什么病情变化的方法。知表达里,同时限定了三个部位各自对应三种状态,是以有九候的反映,奠定了后世的脉诊的基础。

《素问·疏五过论》云“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反应了诊疾中的道德考量,集中到三分的情况,反映在因人制宜诊病中考虑的三种心理情形:目前状态、历史影响、将来想法,这些为判断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及预后提供了依据[20]。

3.6 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俱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关键在于“形”和“神”需要“俱”才能达到养生的目标[21],这是典型的“一分为三”思想,现代的认识也说明形体和精神需要协调才健康,而这个协调过程呈现的中间状态恰好需要重新认识,在实践中派生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内经的四季养生理论、避邪理论和自我保养理论等都是具体体现。

4 临床意义

《黄帝内经》中“一分为三”思想启迪了很多中医理论“因、机、证、治”的认识,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从病因“一分为三”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病机“一分为三”为于阴、阳、平之状态;治法“一分为三”为扶正、祛邪、和解之法;方药“一分为三”为补、泻、调和之剂,诊疗思路需要兼顾人体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疾病动态变化。“一分为三”看待结果有三种状态:良性(正)、恶性(逆)、维持(平),临床的手段在于创造条件使其向“正”传化,避免“逆”态,达到临床治疗上的“平”,这既有三为“数”的思想,也有三为“道”的思想,是临床中重要的认识工具。同时也启发了笔者去繁为简的考虑辨证施治的问题,应用了“一分为三”的思想,提出气、血、水三分辨证方法,既克服了辨证思维复杂化,也让诊断思维清晰化,是一种中医诊断理论的新思路。“气、血、水三分”思想源于《金匮要略》水气病的辨治,气分证、血分证、水分证是分别以上焦心肺、中焦肝脾、下焦肾膀胱为中心的水邪病变。从三分论治,具有简洁的特性,能直观说明脏腑病变层次,可以说气、血、水三分辨证是辨识疾病的新方法,符合“一分为三”的特点,先分病位,再论病因,说明病机。

以糖尿病肾病的三分辨治为例:该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特征为持续蛋白尿、血压升高、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22]。试以“一分为三”的诊断思维,对该病进行“三分辨证”,从水、气、血三分认识上看,“气分”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先亏,气虚明显;“血分”证在于后天饮食不足,脾胃受损,阴液不足,脏腑经络失养,气阴两虚“水分”证在于肾脏受累,逐渐脾肾亏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结局是精微物质外泄,气虚血瘀、水湿内停,浊毒内生,泛溢周身。因此,糖尿病肾病病机主要是气、血、水三分渐病,虚实夹杂的过程。气分证用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亦或一贯煎加味,常用药还有川芎、丹参、赤芍药、桃仁、红花,主要治法在行气;血分证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活血为主,药用当归、川芎、葛根、山茱萸、灵芝、黄精、黄芪、生地等,血热生燥宜清热凉血可用温清饮加味;水分证以温阳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此时多并发变证,心肾不交证多见,可随证加减,重用温阳药物。

总之,“一分为三”思想是人类的认识复杂现象和事物的发端,是观察自然和社会事物及现象的思维起点,并影响了处置问题的思路,即要立体而且多维度考量获得的信息,有时间、空间的交叉,有相互关系的比较和鉴别过程,要有三角形样的稳定思考,是一种两极的端点思维变为三分为用的立体思维历程,以多面代替单一,也是适应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需求[23]。《黄帝内经》中“一分为三”思想同样如此,它是认识论,其价值在于启迪理论思维,获得认知工具,强化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逻辑说服力,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能力。

[参考文献]

[1] 贺娟.气一元论思想对《内经》理论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6):365-368.

[2] 庞朴.中庸与三分[J].文史哲,2000(4):21-27.

[3] 付连奎.墨经逻辑研究的科学视野[J].职大学报,2008(3):13-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