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式教学中高校教师的角色扮演

2018-01-29杨勤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高校教师

杨勤

【摘要】讨论式教学作为高校教师常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高校实践教学中日益受重视。这主要是由于讨论式教学方法转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能够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高校教师;角色扮演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不断引发高校的关注和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智育工作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教学,进而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让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讨论式教学将逐渐发展为高校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应用手段。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应用讨论式教学时,其效果还未能获得有效的发挥,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角色扮演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角色扮演已在高校教学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讨论式教学探讨了高校教师的角色扮演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希望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讨论式教学及角色扮演相关理论概述

(一)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以教师具体指导为依据,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高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强化以及素质的提高。在高校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主要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能有效推进讨论式教学的展开。这主要是由于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并且,讨论式教学还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较深的知识功底以及对学生的掌控能力。另外,高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已经习惯了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这也是导致高校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很难转换教师角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主要是指参与者从学习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出发,扮演某一角色,将所扮演角色的思想观念、个性特征以及行为表现凸显出来,进而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验。角色扮演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促使参与者换位思考。在讨论式教学中,高校教师在讨论时间、讨论主题拟定以及讨论形式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但并非在所有方面均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高校教师角色扮演会受到学生整体水平的影响,高校教师还不能通过自己的角色扮演完全掌控课堂。由此可见,在高校实际讨论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扮演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对教师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即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三、討论式教学中高校教师有效展开角色扮演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讨论式教学中,高校教师在展开角色扮演活动时,需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如讨论内容、讨论时间以及角色设定等。但在讨论的主题、形式以及结果等方面,高校教师所给予的关注度却极少,进而导致讨论形式化,角色扮演缺乏实效性等等。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更影响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效果。例如,高校教师在讲解理论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角色扮演应以总结和提升为主,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对于一些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高校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答疑解惑、辨析明理为主,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给予提示和引导,及时纠正偏差。

(二)讨论形式

讨论式教学中的讨论形式受到规模、场地、主题以及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讨论式教学形式具体可分为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其中,班级讨论又可分为主题讨论、辩论讨论以及情景模式讨论等等。不同的讨论形式,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旁观者,但也并非全然旁观,教师需要做的是讨论结束后的总结和提升;而在班级讨论中,教师则以调动课堂氛围,控制课堂讨论节奏以及及时总结和提升等为主。另外,班级讨论形式中,不同形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主题讨论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主持人;辩论讨论以及情景模式讨论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旁观者。

(三)教师素质

讨论式教学中,讨论主题的确定与教师的学历背景、学科背景以及知识储备等均有重大关系。例如,高校教师知识储备越丰富,其在明确讨论主题时,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反之,不仅会影响讨论过程和讨论效果,还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回应学生的尖锐问题,甚至导致课堂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更会导致点评总结不当,等等。另外,高校教师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影响教师讨论式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因素。例如,在讨论式教学开展前期,教师需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需要展开适宜的分组,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分工;在正式讨论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主题不偏离,需要关注整体学生的发言,需要将主题深化,还需要处理学生间的争论等等。

四、讨论式教学中优化高校教师角色扮演的对策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行为转变的重要基础。在讨论式教学中,为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教师角色扮演的效用,应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出发,具体来说,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第一,高校教师重新认识讨论式教学,以探索讨论教学中教师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方法。例如,高校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习或建立教师讨论式教学共同体的方式,以形成头脑风暴,促使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第二,高校教师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不断丰富并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讨论式教学开展前期,高校教师全面做好与之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学习。最后,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会或座谈会等方式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endprint

(二)科学合理设计讨论中心问题

为提高讨论式教学开展的效果,高校教师应科学合理设计讨论的中心问题,并围绕该问题设想正式讨论中极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确保讨论式教学有质有量地展开。因此,为确保讨论中心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讨论主题。例如,高校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明确哪些问题适宜作为讨论的主题,如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不适合作为讨论式教学的主题,等等。第二,讨论中心问题的设计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而确保中心问题的设置具有科学性。最后,讨论式教学中,中心问题的设计还应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促使讨论的中心问题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三)有效引导和控制课堂

为最大限度避免讨论式教学形式化,高校教师还应有效引导和控制课堂。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高校教师多角度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为有效引导和控制课堂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例如控制课堂方法和案例的研究,引导学生方法和手段的学习等等。第二,高校教师在讨论式教学各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有效引导和控制课堂做好多方面准备。例如,在课前准备前期,高校教师提前一周明确讨论形式,然后将讨论资料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提出可供讨论的问题,并提交问题,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正式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和控制课堂。如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提出此观点?”“能给出此观点的具体例子吗?”等等,进而激发学生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注重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讨论式教学作为师生互动和交往的主要过程,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效果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然而,高校教师在应用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形式化较为明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师生间情感沟通的重视。因此,为促进讨论式教学有效展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注重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在明确自己态度的同时,还应接受并认可学生的思想。例如,当某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应先给予肯定,说出其合理性,然后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出其不合理之处。第二,建立高校师生情感交流平台,如微信平台、论坛、QQ平台等,拓展师生交流的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讨论式教学作为高校提升教學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法,角色扮演作为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换位思考、理解角色处境的另一种方式,将二者结合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然而,讨论式教学中高校教师角色扮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任务不明确,角色模糊以及不能面向全体,缺乏有效互动等等。因此,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应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科学合理设计讨论中心问题,有效引导和控制课堂以及注重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方能促使教师角色扮演发挥应有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高校教师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