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实践研究

2018-01-29谭艳平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措施问题

谭艳平

【摘要】文章结合《园林植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总结了有效的整改措施,突出特色化高效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问题;措施

在中职园林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园林植物》是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其涵盖了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的专业内容,为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内容。

一、当前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层次性与阶段性缺乏实用价值

当前,我国园林产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构造审美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职园林专业教学除了确保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成长规律,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园林植物》课程本身的进度要求,保证较高的递进式层次性和与学生学习规律相符的阶段性,符合社会市场上园林产业对学生园林植物学习实用价值的要求,才能确保学生在竞争中具备专业优势。但从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脱离这一课程内容的学习规律,不注重层次和阶段地开展教学,同时又没能结合课程内容与园林行业发展需求,导致教学内容缺乏专业实用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导致学生不具备植物识别能力

当前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这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滞后有关。与其他高职甚至高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较强以及实际操作更熟练。而在常规教学下,学生往往忽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重视对自身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还会导致学生园林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动手操作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恶性循环还会使得学生无法对《园林植物》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甚至连最基本的植物类别都无法识别。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得到大幅度的激发,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

(三)重理论轻应用,无法达到植物造景观赏性与生态性结合的要求

不少中职园林专业教师依旧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职生专业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应用,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标准。此外,《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没能与当下市场对植物造景的要求相结合,即无法实现观赏性与生态性的统一。生态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提出的重要理念,其逐渐融入《园林植物》的教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生态思想的灌输与发展,那么学生在植物造景实践中也就难以自主结合植物造景的生态性与观赏性,不但不满足社会市场对专业学习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时代的主题。

二、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有效措施

在国务院有关“职业教育”的指示与要求中提到,学生的专业化培养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到中职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充分结合《园林植物》这一课程的特点与要求,探寻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教学规律,突出特色化的教学方针。所谓特色化,要求教师采取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方式,与《园林植物》课程教学规律相符的多样化手段与方法,确保教育出来的学生与专业教育目的相符,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与社会对应用型专业化的人才要求相符。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与层次性的要求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园林植物是造景的基本要素,学生对《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其中涵盖的专业分支有大体的预判,比如植物分类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之间的关联等等,确保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流畅而逐层递进。其次,教师要把握教学规律。在课程中各个章节都有侧重点和需要补充的知识,教师可以主动地针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删减,引入密切度高的知识,或选择当季植物进行讲述,或引入树种配置、市场需求等。只有做到专业地区分与把握,才能确保教学的层次性和侧重点。再次,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正如美国教育家艾默生所言,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和了解学生。中职生普遍存在基础文化知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这些要求可通过采取以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来实现。

(二)丰富课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从枯燥的单一讲解中跳脱出来,逐渐对《园林植物》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园林植物》课程本身有很高的契合度,现场观摩配合讲解更能实现园林植物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中职生特有的竞争心理和情感丰富的成长阶段,为学生提供《园林植物》的情境,并以分组的形式设置任务,驱动性地要求学生结合独立思考与团体合作来完成,改变低效的学习状态,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最终在逐渐摸索与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再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从《园林植物》课本的“想象”到眼见为实的“图文并茂”,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从网络中引入更多的素材,尤其是借助行业中专业知识与要求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传授给学生,在大幅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确保与时俱进。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满足生态性与观赏性要求

中职《园林植物》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而植物造景则要求形态与意境必须满足生态性与观赏性。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坚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求和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目标,融入更多人文性、生态性等全新理念,加强学生《园林植物》学习的实践,并在评价工作中将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如设置最终的学科成绩标准为“30%的平时成绩、30%的理论考核成绩加上40%的技能实践考核成绩”。此外,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拓宽学生的锻炼渠道,使學生开阔眼界,了解行业对园林植物学在观赏性和生态性方面的全新要求,并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园林植物》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必须突出《园林植物》课程的特色化、中职学生学习的特色化以及学生发展要求的特色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红.对中职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57-58.

[2]许启德.浅谈园林中职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3):176-177.

[3]郭松,李在留,王凌晖.全程互动教育模式下园林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05):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